所以茶友们常说茶无止境,因为谁也不知道最好的茶到底是什么茶。唐捣茶、宋研茶都是用水,这就像从前水磨米粉一样,加水研磨的次数越多,粉末就会越细。四.凉水冲《北苑别录》记载:“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至于什么茶最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北苑贡茶在宋代名冠天下的原因首先得益于北苑贡茶产地的独特地理优势,有着适宜茶叶生产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其次,在贡茶的制作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斗茶品茗艺术,将茶饮艺术化并升华到高雅的精神境界,文人墨客的诗文歌咏和独到的茶学论著不断推高北苑贡茶的知名度;最后,宋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君王对享乐主义的鼓励使奢靡之风盛行,北苑贡茶成了达官贵族们显示身份和享乐的奢侈品牌。
龙团茶什么茶类?
《宋徽宗的“龙团凤饼”》大家都知道,宋代出现茶中极品“龙团凤饼”。宋代龙团凤饼中的极品:“龙园胜雪”:一寸二分方形龙纹,茶片色洁白胜雪。宋代《贡茶录》记载:“龙园胜雪:竹圈、银模,方一寸二分。水芽,十六水,十二宿火。正贡三十銙,续添三十銙,创添六十銙” 。成书于1125年熊蕃所著《宣和北苑贡茶录》同时中描绘:宋代贡茶,腊面茶先后被京铤、石乳、的乳、白乳取代,再被大龙凤团取代;大龙凤团又被小龙凤团取代,小龙凤团又被密云龙取代,密云龙又被瑞云翔龙取代,瑞云翔龙又被白茶取代,最后到了登峰造极的“龙园胜雪”。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 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款可以说是旷世绝品的新茶,把前面的大小龙凤团都给比下去了。这就是用“银丝水芽”精制而成的,“银丝水芽”又叫“银丝冰芽”。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宣和庚子岁,漕臣郑公可简始创为银丝水芽。盖将已拣熟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
其制方寸新銙,有小龙蜿蜒其上,号龙园胜雪”。历经三榨十六水十二宿火始成,时人称:“茶之妙,至胜雪极矣,每斤计工值四万,造价惊人”。龙团凤饼以制作工艺精湛著称,而其精品“龙园胜雪”更是极尽精致,极尽奢华,其制作工序有十道。一.择时采宋徽宗《大观茶论》记载:“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
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茶。茶始芽萌,则有白合,既撷则有乌蒂。白合不去害茶味,乌蒂不去害茶色。”采茶宜于惊蛰(阳历3月5—7日)左右黎明采摘,日出收工。采撷时用指甲断茶芽,不用手指揉,以防汗气,可随摘随投自备水中。二.净水洗《大观茶论》记载:“涤芽惟洁,濯器惟净……饮而有少砂者,涤濯之不精也……”三.蒸熟宋·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茶芽再四洗涤,取令洁净,然后入甑,俟汤沸蒸之。
然蒸有过熟之患,有不熟之患,过熟则色黄而味淡,不熟则色青而易沉,而有草木之气,惟在得中之为当也。”采来的茶芽先用水洗净,等蒸笼的水滚沸,将茶芽置于甑中蒸。蒸茶须把握得宜,过熟则色黄味淡,不熟则色青且易沉淀,又略带青草味。如何才能适得其中,这和茶师的制茶经验与技术有很大关系。四.凉水冲《北苑别录》记载:“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
欲其冷也……”蒸熟的茶芽称“茶黄”。茶黄得淋水数次令其冷却,先置小榨床上榨去水分,再放大榨床上榨去油膏。五,初榨。六.大榨 。七.复榨。《北苑别录》记载:“……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水芽则以马榨压之,以其芽嫩故也。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入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榨,谓之翻榨。
彻晓奋击,必至于干净而后已。盖建茶味远而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流其膏,建茶唯恐其膏之不尽,膏不尽则色味重浊矣。”榨膏前用布包裹起来,再用竹皮捆绑,然后放在大榨床下挤压,半夜时取出搓揉,再放回榨床,这是翻榨。如此彻夜反复,必须完全将膏汁去除干净为止,茶味才能香醇持久。其动作类似今之团揉,也许散茶的团揉即由此蜕变而来。
八.研茶十六水《北苑别录》记载:“研茶之具,以柯为杵,以瓦为盆。分团酌水,亦皆有数,上而胜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拣芽之水六,小龙凤四,大龙凤二,其余皆以十二焉。”研茶的工具,用柯木为杵,以瓦盆为臼。茶经挤榨的过程,已除去膏汁,因此研茶时得加水研磨。唐捣茶、宋研茶都是用水,这就像从前水磨米粉一样,加水研磨的次数越多,粉末就会越细。
而对于宋茶来说,茶末越细,其品质就越高。水是一杯一杯的加,品质愈高者加水愈多,研磨次数越多茶质愈细。 九.复模《北苑别录》记载:“凡茶之初出研盆,荡之欲其习,揉之欲其腻,然后入圈制銙,随笪过黄。有方銙,有花銙,有大龙,有小龙,品色不同,其名亦异,故随纲系之于贡茶云。”研好的茶,要荡均匀再出研盆,揉起来觉得光滑细腻,再放入圈模中定型。
圈模有方的、圆的、花形、大龙、小龙……种类很多。十.十二宿火烘焙成品烘焙是为了更好的贮藏茶叶,成品茶极易吸湿、串味,为保持色香味,将要收藏的茶饼先放入茶焙中,以温火将茶饼烘焙一次,驱除茶饼中可能已有的湿润之气,然后再密闭贮藏。综上所述,龙团凤饼之“龙园胜雪”,其工艺为:1.择时采。2,净水洗。3,蒸熟。
4,凉水冲。5,初榨。6,大榨。7,复榨。8,研茶十六水。9,复模。10,十二宿火烘焙成品。其中,有几道工序至今难以复原:一是蒸茶:“茶之美恶、尤系于蒸芽压黄之得失。蒸太生则芽滑,故色清而味烈;过熟则芽烂,故茶色赤而不胶”。根据《大观茶论》表述,蒸茶是把茶叶蒸熟,,并非蒸汽杀青。宋式蒸茶沿用唐制,《茶灶》云:“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
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奇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炀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流行于唐宋时期的蒸茶工序,保留了茶叶中蛋白酶的活性,为后期茶蛋白水解提供方可能,是区别于现代蒸青工艺的。二是榨茶:唐及宋初,茶叶制饼是没有榨茶工序的,叫膏茶,又称腊茶及腊面茶,当时也作贡茶。因此蔡襄《茶录》点茶时需要炙茶,刮去腊面方可研磨。
到了1107年《大观茶论》点茶少了炙茶工序,因为此时的龙团凤饼在加工时“去膏务尽”。茶叶蒸熟后经水洗三榨,茶叶内含物中的水浸出物几乎去尽,留下的几乎都是不溶解于水的茶蛋白、果胶、纤维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其加工工艺如同水洗面筋,面团经水洗留下的面筋主要成份是蛋白质,而“三榨茶精”工艺致使龙团凤饼成为点茶极品。
三是研茶:是带水研茶,其工艺特征相似于现代的水磨糯米粉。植物可食部分经带水研磨,会变得更加细腻,爽滑、绵糯。茶叶带水研磨,一边研一边水份蒸发,再添水研磨,《宣和贡茶录》记载,根据茶品需十二至十六次加水带水研磨方可,“茶精”中的果胶在高于凝胶温度的条件下得到改性,成为可溶于水的膳食纤维。四是烘焙茶:“数焙则首面干而香减。
失焙则杂色剥而味散,要当新芽初生,即焙以去水陆风湿之气。焙用热火置炉中,以静灰拥合七分,露火三分,亦以轻灰糁覆,良久即置焙篓上,以逼散焙中润气。然后列茶于其中,尽展角焙,未可蒙蔽,候人速彻覆之。火之多少,以焙之大小增减。探手中炉:火气虽热,而不至逼人手者为良。时以手挼茶,体虽甚热而无害,欲其人力通彻茶体尔。
或曰,焙火如人体温,但能燥茶皮肤而已,内之湿润未尽,则复蒸矣。焙毕,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缄藏之。阴润勿开,终年再焙,色常如新”。茶精中的纤维素在长时间的文火慢炖中得以糖化。宋徽宗论及:“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茶的来源和来历是什么?什么茶最好?
一般而言,如果想要探寻一个事物的来源,最好从记录该事物物名的古文字入手。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侧重于以形表意。因此,我们就有可能从记录物名的古文字字体去探寻该事物的由来。在唐代以前,中国所有的文献里并没有“茶”这个字。但是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晒青制茶法,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国以前中国就有了现代意义的茶。
只不过唐代以前的文献里都把茶写作了“荼”。中国古典文献中最早记录荼的是《诗经·邶风·谷风》,诗曰:“谁谓荼苦?”汉代毛亨解释说:“荼,苦菜也。” 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物》解释“荼”说:荼,苦菜也。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也把荼解释为苦菜。所以荼的本义为苦菜。中国古人在劳动过程中发现有些苦菜吃了可以提神,也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慢慢地就有了把这种苦菜拿来食用的习惯。
这种用来提神健体的苦菜就是现代意义茶的祖先。两汉以前,中国的茶叶都是将鲜叶直接放进汤里做羹或者做粥的。所以中国古代只有吃茶而无喝茶之说。但是,吃茶的鲜叶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如果想要一年四季都吃上茶,只有把茶像其他菜一样晒成干。因为人们已经在生活中发现失去大部分水分的菜干可以长时间保存。所以,两汉至三国期间,茶就以晒青的方式出现了。
隋唐开始,人们创造了蒸青制茶法。明代人们创造了炒青制茶法。炒青是中国六大茶类中最常见的制茶法。晒青被白茶继承下来了,蒸青被恩施玉露等茶继承下来了。这就是茶的来历。至于什么茶最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中国可以产茶的地方太多了,不同的地方做茶的手法不一样。中国光茶的大类就有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绿茶、黑茶、黄茶六大类。
每一类的产区都很大,每一个小产区因为地理环境、文化的不同,做出茶的特色也不尽相同。所谓类类有好茶、处处有好茶,哪个最好真的无从比较。所以茶友们常说茶无止境,因为谁也不知道最好的茶到底是什么茶。再加上每个人的喝茶经历、对茶的期望值不一样,口感偏好也不一样,对茶品质的判断也会因人而异,评判有很大的主观性,就算有了结果,也不会客观。
“天下之茶闽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北苑贡茶为何能成贵族珍品?
北苑贡茶在宋代名冠天下的原因首先得益于北苑贡茶产地的独特地理优势,有着适宜茶叶生产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其次,在贡茶的制作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斗茶品茗艺术,将茶饮艺术化并升华到高雅的精神境界,文人墨客的诗文歌咏和独到的茶学论著不断推高北苑贡茶的知名度;最后,宋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君王对享乐主义的鼓励使奢靡之风盛行,北苑贡茶成了达官贵族们显示身份和享乐的奢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