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佳品,摘造在社前;其次则火前,谓寒食前也;其下则雨前,谓谷雨前也。”春茶贵早的观念,从古到今并无多大变化。上好的春茶被老妻稚字按照老家四川的习俗“一半已入姜盐煎”。春茶加入姜和盐煎煮的话,势必破坏清茶的品味,好似明珠投暗。然而苏轼却能乐观豁达地回应“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久经风波的苏东坡,对茶的态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般文人风雅的习惯、细致的讲究都被那种顺其自然、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取代了。
相传茶早在神农的时候就被发现和利用,可是较为明确地称为茶饮的记载至汉代才见到。1990年在浙江湖州一座东汉晚期墓葬中发现的一只完整的青瓷贮茶翁,肩部有一“茶”字,则为茶饮的实物证据。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茶饼流行,茶饮都是茶饼夹杂他物煮羹为饮。中唐时期,陆羽写《茶经》专用茶字,并大力提倡煎茶,除盐以外不夹煮任何其他物品。
茶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变得不可缺少:“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老妻稚字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东坡家的这种饮茶方法,至今仍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省份的一些地区使用。的确,人生无常,何必过于执念,一切顺其自然。生活带给你什么你就享受什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从容面对人生。
人到中年的姜文说:“中年是一道清茶,在觥筹之后,人散夜阑之时,一半妥协,一半坚守,两边都让一小步,妥协就成了从容,坚守就成雅致。从容多了就会豁达温存的体会一下怨恨之间的不舍以及市井里不精致却扎实亲切的活法。”3.浮生若梦,清茶可以解忧苏东坡深知“茶本苦物,吃过却甘”先苦后甘回味无穷,正是茶的物性。《寄周安孺茶》有言:“有如刚性耿,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用茶来象征君子刚正廉洁的品性。
《叶嘉传》东坡把茶拟人化,刻画了一个胸怀大志,资质刚劲,励志清白的君子叶嘉形象。受东坡的影响,门生黄庭坚《满庭芳•茶》中“一种风流韵味,如甘露不染尘凡”,以茶象征君子洁身自好。幽香的清茶成为东坡和文人们畅饮人生的一件乐事。苏东坡还记录了茶在饮用之外的一些用途,如用“陈茶末烧烟,蝇速去”,如果茶水湿污衣裳,苏轼给出的处理方法是,“茶褐衣段发白花点者,以乌梅煎浓汤,用笔涂发处,立还原色”。
这种去茶污的方法,明人张岱在《夜航船》中有收录。林语堂说: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得与失,名与利,富与贵,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几度冷暖,几许纷繁。每当面对人生的诸多纷争与困顿,杯盏清茶,细品人生,我们从苏东坡的茶诗中,感悟到豁达乐观、顺其自然与超尘脱俗的人生境界,从中读懂人生的真谛,从容淡定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