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生茶需要萎凋工艺吗?为什么?
感恩提问者,普文是原产地茶山经营者,对您的做个人解答,普洱茶生茶需要萎凋工艺吗?为什么?这是两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制作普洱茶生茶(晒青毛料)的过程中确实有一道工序,在晒青制作过程中其实这道工艺叫做“摊凉”,但是这个“摊凉”工艺其实就是红茶中“萎凋”工艺同一性质。但是采取的时间两者不一样而已。图为千年古树,但生态不可取。
什么生产茶叶过程中“萎凋”在茶青采摘后,已经阻断了茶青吸收茶树传送的营养物质与水分,茶青依然脆性,一折就断,但是这个“萎凋”工序简单的说就是让茶青软化的一个过程,以便与进入下一道工序,如红茶就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萎凋”让茶青充分软化,散发一定水分,进入揉茶工序,可以不被折断,茶青完整度保持较好。但是晒青为何经过这道“摊凉”工序后,进入杀青工序,有什么好处呢?普洱生茶(晒青)为什么要经过摊凉工序其实现在晒青的制作有两种,一种是不经过这道“摊凉”工序,直接杀青,这是未经改良的制作工艺,还在在某些地域实际制作使用,如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鲁史乡等地,这类基本制作,这类茶主要以毛料为主进行售卖,主要因素由于场地与茶资源的有限,基本以个人制作为主,无统一初制所来加工。
这种方式制作的茶有个特点,发酵青,香气、回甘都很好,缺点:碎、芽头不显。第二种晒青制作工艺中有“摊凉”工序,为什么做这道工序,这道工序根据采茶季节的不同,同时需要的时间3—6小时不等,其实主要两点,软化茶青与去茶青水分。这道工序不是晒凉,而是阴凉,需要通风阴凉之地。这个过程中其实茶青还是在一个自然发酵的过程,发酵的程度是在变化,所以茶的香型会有多样性。
如花香、兰花香、蜜香等香型基本在这个阶段产生而来,在杀青过程中被定型。普文总结其实这道“萎凋”工序很关键,很多制茶者只知道需要去水分,软化茶青,但是往往茶香的好坏也是在这道工序被破坏或者出来特殊的香型。茶制作的工艺,需要有匠心的人不断去研究与总结,而我们茶人的判断茶的好坏,并不是外形的美观占据主要分值,美观只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鉴别,还是茶的生态与工艺的合理化、其次口感、香型,在其次才是美观。
欢迎关注懂茶帝!普洱生茶在没有蒸压成饼之前,先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做成了晒青毛茶。许多人会觉得绿茶和普洱毛茶的工艺是大同小异,都是杀青、揉捻、干燥,但这只是工艺大致的流程,许多的小细节都再将二者区分开来。首先是原料采摘:绿茶原料讲究的是鲜嫩,一般要求是只摘芽头不带叶梗。而普洱茶是需要连梗带叶一起采摘的,这是因为茶梗作为作为鲜叶的营养传导器官,其氨基酸、茶多芬的含量比较高,物质的丰富保证了后期转化效果。
接着是杀青:绿茶杀青时要掌握好: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抛闷结合,多抛少闷;老叶嫩杀、嫩叶老杀。目的就是需要更高温度破坏酶的活性,成就绿茶不发酵的特性。而普洱茶要保持茶叶中酶的活性,以便后期转化;这也是生普后期能够逐渐陈化,口感层次丰富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干燥的区别:绿茶的干燥方式分为炒干、烘干和晒干,于是就将炒干的绿茶称“炒干”,烘干的称“烘青”,晒干的称为“晒青”。
普洱茶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晒青。经过杀青之后,绿茶的揉捻和干燥的过程均没有活性酶的参与,而普洱茶都会有活性酶参与的氧化过程,不超过65度的杀青温度只是钝化了部分活性酶,接下来的揉捻,然后晒青,晒青过程会很明显看到茶叶在发生轻微的发酵反应。综上可见,绿茶的工艺主要目的是杀死酶活性,使茶多酚无法氧化,发生反应。
首先谢谢头条官方和茶友的邀请,谢谢这份肯定和信任。自己爱喝茶,也学茶做茶,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茶友们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这个朋友提的问题很好:同样是高温杀青,为何普洱生茶和绿茶的区别如此之大?这也是很多茶友的疑惑,感觉生普和绿茶的工艺类似,为何一个是普洱茶,一个是绿茶,无论茶分类还是茶的口感滋味、后期表现,差别会如此之大。
咱们来捋一捋。虽然两种茶大体的工艺相似,都要经过高温茶青,但他们杀青的程度是不同的,这也是决定两款茶后期差别的关键所在。虽然是高温,但温度还是不同的。绿茶的杀青温度通常180°以上,不同茶类会有不同,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去除青味儿,快速钝化氧化酶的活性,锁住茶叶的嫩绿鲜爽,也正是因为足够的高温限制了茶青的继续发酵,这类成茶发酵度基本为零的茶,才分类为绿茶。
而普洱生茶则不同,虽然也是过铁锅杀青,但是生茶的杀青温度要比绿茶低很多,只有85°左右,目的是为了在确保去除青味儿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持茶内酶的活性,以便普洱茶后期有足够的转化活性。除此之外,绿茶无论碳火烘干还是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也是很高的,而普洱生茶采用日晒干燥,温度则低很多,也是为了保证茶内酶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