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之后,大大小小的军阀在中国大地上混战不止,他们为了保住地盘,扩大势力,花了很多钱在自己的部队上。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并不多,我整理了一点,能让大家有个大概的感受。要想拉起自己的队伍,首先要有兵源。幸好,那是特别乱,因为打仗,到处都是流民。这些人为了吃上饱饭,是愿意跟你打仗的。只不过,这些流民的军事素养普遍不高,需要花大力气训练。
至于军饷,因为各地军阀的实力不一样,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也会有差距。比如当时实力比较大的冯玉祥,算是比较有钱的。他在北伐以后,普通士兵的军饷每个月5元左右,后来物价飞涨,普通士兵的军饷涨到了每个月10元。当然,军饷是随着级别上涨的,你官职越大,军饷越多。然后就是要有枪有炮,当时国产的枪炮质量和产量都跟不上,所以军阀们都是想办法买“洋货”。
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1922年的时候,张作霖从溃败的白俄“捷克兵团”手里,廉价收购了一批二手武器,其中步枪有30000支,每支13元。同年,张作霖从美国人手中购买装甲车100辆,每辆20000元。1921年,张作霖从丹麦购买了制造野炮、炸弹的机械300套,共花费3,000,000元。(人家财大气粗,自己买设备造炮造炮弹。
)1928年,奉军第三军第四军又从挪威购买军火2400多箱,包括步枪、手枪、子弹,共计1,000,000元。当然,这只是张作霖购买武器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上图为“狗肉将军”张宗昌)为了让大家对价格更了解,咱们再看看“狗肉将军”张宗昌,他在1926年向德国洋行购买了1,800,000元的子弹,每百发售价13元。
1927年的时候,张昌宗又购买了步枪500支,刺刀5000具,肩带5000副,子弹500盒,手枪40支,子弹43000发,共计39405金元。再看看冯玉祥,他在1926年从英国购买的步枪10000支,每支售价85元;子弹2,000,000发,每百发12.5元;机关炮24门,每门7500元。另外,在1927年张作霖曾经在苏联驻北京使馆,搜出了两张冯玉祥购买军火的清单收据,其中一张显示:步枪3530支,子弹23649455发,马克沁炮80门,三英寸野炮18门,榴弹炮8门,炮弹38箱计17654发,化学炮弹9360发,战地摩托车18辆,火药柱1800支,防毒面具30000具,燃烧器10架,纳门特手枪500支,军刀4000把,手枪子弹5000发,总计货价4,501,999卢布。
因为不知道当时卢布的汇率,我也无法计算到底折合多少钱。当然,以上例子都是能找到价格的,还有很多军火购买并没有说明价格,也就无法得知到底花了多少钱了。但是很容易发现,军阀所需的军火量非常之大,除了步枪手枪,轻重机枪、火炮、装甲车、飞机甚至化学武器都有。因为子弹和炮弹都是消耗品,必须不断地补充,还是很花钱的。
为什么中国清末文武千官能人不少,国家大事,就慈禧说了算?
谢谢邀请!清朝末年,国家的文武百官能人不少,为什么国家大事,就慈禧太后说了算?这正是旧时代中国人的奴性体现,因为封建时代,皇权至上,一切都要听君主的,君主之下,都是奴才,奴才要听从主子的,几千年的封建忠君思想,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很难改变。清末的三代皇帝即位,都是小孩子,慈禧太后善于弄权,自从把握皇权,半个世纪,始终不放手。
1862年,咸丰皇帝驾崩,同治皇帝即位,因为同治皇帝年龄轻,咸丰皇帝临终前,安排肃顺等八位大臣主持军机处,辅佐同治皇帝,料理国家大事,慈禧太后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权利,就联合恭亲王奕訢,在夜间偷偷发动政变,处死肃顺等八位托孤大臣,由慈禧和慈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奕訢主持军机处,这样,大清的政权就到了两宫皇太后和奕訢的手里。
过了一段时间,慈安皇太后病死,就只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了,可是,慈禧太后还不满足,害怕奕訢的权利变大,多方排挤,不断削弱奕訢的权利,找借口贬了奕訢的官,大清政权慈禧太后就一人独揽了。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唯一的儿子,同治皇帝病死后,慈禧太后就叫她的妹妹的儿子载湉继承皇位,载湉就是光绪帝,光绪帝的年龄也小,还是慈禧太后掌权。
光绪帝亲政后,很想把国家治理好,不断接受新思想,采纳了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的建议,实行维新变法,富国强兵,慈禧太后知道后,害怕光绪帝夺她的权,联合顽固派荣禄等人,逮捕变法人士,囚禁光绪帝,谭嗣同等六位变法英雄被处死。由于洋务运动的兴起,清政府内出现了一些非常有名的汉臣,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国家确实有功勋,不过,这些人大都是忠君思想,一切都是听从慈禧太后的,没有向慈禧太后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