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叶没放多久就发黄还能喝吗?
谢谢邀请!新茶叶没放多久就发黄还能喝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反映了很多人对新茶叶发黄是否变质的疑惑。我们大家都知道,从习惯上来说,讲究喝“新茶叶"的茶一定是绿茶或者是铁观音茶叶,因为只有绿茶和铁观音茶才讲究鲜爽香韵,才有尝新的乐趣和意味。确实,很多人买到早春新茶后不久,就感到绿茶变淡转黄,铁观音茶叶变黄显沙绿,还以为是变质了不敢喝,仔细一看又没有霉变。
实际上这是茶在春夏之交,受到当时湿热天气的影响,慢慢转变的。并且,香味变淡,滋味变差,远远没有刚买回来的好。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放入冰箱冷藏室,单独放置,密封保存,就行。如果天天要喝茶,天天拿取茶叶,就应该另外备好一个小袋,装三五天茶叶份量,拿出来随时泡用。这样也会减轻茶叶黄化口感变淡的问题。
如果没有冰箱,常温放置绿茶或铁观音茶叶,也可以用传统办法,把茶叶放入熟石灰缸子里备用,这种方法茶叶很干燥,味道不变,只是茶叶色泽会慢慢变深,口感慢慢醇厚。当然,一般新茶叶变黄,只是湿热氧化发酵的结果,如同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黄茶的轻发酵,对茶叶没有本质属性的变化,是可以喝的,说不定还更好喝。并且,这种新茶变黄的茶叶,对一些肠胃不适又想喝新茶的人来说,刺激性少,还和胃些,不伤胃些。
茶树的树叶很黄,是病了还是其他原因?光看题主的提供的图片不能很清晰判断。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根系不好。单株茶树生理上就不够健壮,扦插苗没有继承母株的优良特点,蔫。这样的茶树,水肥都吸收不了,一到夏季,温度一高,会慢慢枯掉。也有可能,是水土的原因,那片茶树的土质不够好,沙土居多,不蓄水蓄肥。或者是后期,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水肥差异化。
还有一种情况混杂了其他茶品种。比如,安吉白茶里的黄金芽。大家印象中的茶叶颜色都是绿色的,但黄金芽就不一样,叶黄,芽黄,通体金黄。它是一种光照敏感性,黄色变异新品种。上世纪末,在余姚茶场偶然发现,后经繁殖培育慢慢推广,但管理难度大,茶叶经济价值高。还有一个要关注的点,是病害。照片上看,除了颜色发黄,还有叶片边缘发生了焦状。
且第二张图,隐隐约约能看到,有其他单株上也发现枯黄焦偏。考虑下,茶叶的芽枯病。茶芽枯病。叶上叶尖或叶缘产生黄色黄褐色,慢慢扩展成枯焦状,萎缩,叶片易碎扭曲。这是一种低温病害,温度在15-20℃之间,最容易发病。温度升高以后,病害停止发展。单株间茶树的抗病性差异,一般发芽早的茶叶,更容易得这种情况。采摘结束后,适量喷药水。
什么茶微苦但不涩,久泡仍然是微绿色而不发黄,也不发红?
一般普通说是竹叶青,或者说是川茶,说更广泛一点的话,四川重庆湖北等都有这种雀舌工艺,也是都类似于这样的口味。竹叶青本来是茶种名也是工艺名,因为竹叶青商标注册以后,为了避免侵权很多时候就用雀舌来代替。我前几年喝过用竹叶青加工的龙井,价格真不贵头采批发价才260,低于乌牛早价格,干茶做出来比较花,黄绿双色间杂太多,茶叶太光骨身太硬,青草味重。
现在的雀舌是用麻雀的舌头来表示竹叶青的单芽,说明茶芽像舌头一样小。雀舌最早的雀舌并不是芽茶的代表,如西湖龙井中的莲心旗枪雀舌等级和武夷茶歌中的雀舌,是中低档茶叶的外形,雀舌是指两叶一芯,两张叶子是雀的上下喙,而细小的芽芯是雀的舍,因为后来弃用了就被失去竹叶青商标的非标茶叶当了茶叶的工艺名,都管这种工艺叫雀舌。
说到雀舌还有一个关于茶叶竖立的问题,因为雀舌是单芽采摘,在茶汤中泡开是竖立现象,就想海洋中的浮标,而做雀舌的地区大多在中西部茶区,哪里的茶园特点是高海拔地区,就是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茶叶生长容易起梗,叶形比较长,这样采摘的茶叶跟部比芽尖部重,所以泡在水中根部向下就是竖立的原因了。其实茶叶并不复杂的,只是茶叶中的故事太多了,尤其普洱武夷那些天价茶叶,撇开这些天价的故事才是茶叶真实的面貌,真正大家喝的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