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朝廷严格限制富人纳妾的数量。汉代来说,只有超级功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也就能娶8个妾。普通的高官,最多二三个妾。汉代史学家蔡邕称“卿大夫一妻二妾”。普通老百姓即便再有钱,不准纳妾。只有男人岁数过大(一般是超过40岁)还没有生育儿子,才允许纳1个妾,延续香火而已。这套制度大体类似,到了明代,就算是亲王级别,纳妾不能超过10人,郡王只能纳妾4人。
普通人就更惨了:嘉靖三十一年有例,“至于庶人,必年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违者笞四十。”第三,鼓励寡妇嫁人按照中国古代礼法,似乎寡妇嫁人是不太好的。但很多时候,仁义道德也要让位于现实。相比光棍没有老婆,寡妇再嫁也就没什么了。朝廷也有很多类似的法令。《唐律·户婚》“夫丧守志”规定,丈夫去世后,如果妻子志愿守志不嫁人,别人是不能强行的,但祖父母、父母例外,可以让她强行嫁出去,即所谓“夺而嫁之”。
牛不牛。第四,朝廷强行发老婆。真有发老婆这回事?当然有了。比如明清的法律经常将犯人的妻女强行充军,流放到边疆。而众所周知,边疆是光棍的集散地,这里女人本来就少。犯人妻女流放以后,往往被强行发给一些单身军人为妻,朝廷还贴补一些娶亲的费用。可怜的是一些无知少女,因为父亲甚至亲戚犯罪,被连坐充军到边境,莫名其妙就成别人媳妇了。
陕西人为什么叫犬戎?有什么历史原因吗?
我劝你修改或撤回这个问题,你这明显就是地域歧视。犬戎是古代部落名,与现在的陕西人画不上等号,更不能用陕西人叫犬戎来形容。犬戎的历史犬戎在古代生存的地方的确在现在陕西、甘肃一带,但不代表可以称陕西人为犬戎,这典型带有侮辱色彩。古代王朝会称西北游牧民族为犬戎或者戎狄,在中国历史上,也曾经入侵过中原王朝。西周被犬戎攻破都城,周幽王被杀,西周王朝覆灭,之后开启了东周。
在古代犬戎是中原王朝带有贬低色彩的称呼,唐朝时曾经称犬戎是“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可见当时中原王朝对于西北犬戎的态度。发展到清朝,甚至用犬戎来代称侵略者,可见当时犬戎并不是什么好词。好事者的标新立异发展到现代,网络时代为博眼球,出现很多故意标新立异者。甚至利用地域历史,来贬低某一地域人群。犬戎原本活跃于现陕西一带,的确是没错,但并不代表现在的陕西人,祖先就是犬戎。
需要知道的是,自西周至今已经几千年历史,在这一地域同样诞生了众多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用习惯上明显带有贬低色彩的犬戎,来形容某一地区,的确没有什么善意。那么,怎么理解犬戎?犬戎在古中国属于外族,但随着历史的演变,早就融入到了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并非去特意贬低犬戎的含义,但这仅是限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游牧民族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