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品质与耐泡程度有直接联系吗?
非常肯定地说有的,但是要在同一种茶里面进行比较,比如西湖龙井要和西湖龙井一起比较,而西湖龙井无法和普洱茶进行一个耐泡程度的比较,那样有失公平。 在我们的认知里面,绿茶都是不耐泡的,但是曾经喝过特别好的手工西湖龙井和特别好的苏州碧螺春都是挺颠覆传统认知的,特别耐泡。不输乌龙茶的七泡有余香。 是不是很诧异。
其实也不难理解。所谓的耐泡比的就是茶叶内含物质的多寡。内含物质受到产区环境、茶树品种、时间采制等因素的影响。差异特别大。 核心产区: 茶叶非常讲究核心产区,核心产区的关键是,适宜的环境包括日照、温度、海拔。 经过几千年的评定,全浙江都有产龙井,但是就是狮峰附近的龙井最好。 茶树品种: 我们继续举龙井的例子,西湖龙井的树种我们常见的有龙井43、群体种、还有一种一直想融入西湖龙井,一直被排挤的乌牛早。
乌牛早树种在很早就发芽制作成龙井了。但是大家都不认可这是西湖龙井。 可以说因为乌牛早树种做的西湖龙井实在太不耐泡了。群体种也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品种,实在太耐泡,即便长得特别丑,还是被很多爱茶人士推崇。时间采制: 春茶的品质就是要比夏茶什么的更耐和,夏茶即便味道很重但却是不耐泡的。耐泡不等于就不要品质了。
为什么有的白茶不耐泡?耐泡的茶就一定好吗?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一款白茶耐泡不耐泡,主要看3点。第一,茶叶品质。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的白茶,内含物质是丰富的。而相对的,产区、工艺、储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白茶品质受损,内含物质减少,甚至可以用“匮乏”来形容。如果说好茶拥有的内含物质,可以用“大木桶”来形容的话,那么劣质茶的内含物质只能用“小水杯”来形容了。
好茶的内质丰富,自然会更耐泡。第二,冲泡方法。经过多年的实验,白茶圈早已得到了比较正确的茶水比例。110ml的标准盖碗,搭配5克白茶,这种比例泡出来的茶汤风味,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且喜爱的。然而很多人在喝茶时,并不注重茶水比例。150-180ml的大盖碗,搭配的也是5克白茶,茶少水多,为了能够泡出足够的味道,只能延长泡茶时间,势必会影响耐泡度。
第三,出汤时间。在冲泡白茶时,村姑陈推荐用盖碗冲泡,前7-8冲用快出水,等到茶味有些淡了,再释放坐杯,让茶味重新丰富起来。而如果一开始就采用闷泡的方法冲泡,白茶的内质会超量释放到茶汤中,那么原本可以泡到十几冲的白茶,可能在4、5冲就结束了。闷泡,会让白茶的耐泡度严重受损。总的来说,一款白茶不耐泡,可以从以上3个方面寻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