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的焦味是怎么出来的?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岩茶的焦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焦糖味,另一种是烧焦味。焦糖味来自于刚焙好火的岩茶,而且主要出现在水仙身上,因为此时茶叶内部的火味还未退去,所以会有焦糖香。烧焦味就比焦糖味更难闻了,类似火烧新鲜植物时产生的烟熏火燎味,并不好闻,而成因有量方面。第一,岩茶本身品质问题。
山场不好的岩茶更容易出现烧焦味,因为这些山场没有岩壁遮挡,每天都长时间接受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导致茶多酚含量过高。或者是土壤板结化严重的山场,茶树不透气,也会影响养分积累,导致品质较差。为了掩盖岩茶本身的品质问题,一些人会选择用高火焙,导致烧焦味的出现。第二,制作工艺不达标。焙火的过程中,如果制茶师的水平不够,无法准确控制活力的话,也会出现烧焦味。
返青的武夷岩茶,应该要如何处理?
返青是困扰岩茶的一个魔咒,而这个魔咒的罪魁是水,解开魔咒的钥匙是火。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是热嗅有青气的话,可以通过从新焙火来挽救。焙火是岩茶品质形成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如果制作时火没焙透,导致茶叶内部含水量超标,那么后期返青是必然的。所以很多师傅制作岩茶时都要隔一段时间(几个月到几年不等)焙火。另一种是在存放的过程中受潮,进而导致返青,如果直观出现很多青叶或冲泡后发现茶汤里都是青味,那解救的可能就不大了。
岩茶的“三道火”是怎样贯穿其制作过程的?
欢迎关注【不正经评茶师】很多人不知道岩茶有三道火,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岩茶的烘焙工艺。(1)第一道:毛火在密闭空间进行,焙火的温度分别设置90~120℃,焙窖3~4个,记住一定要按照温度由高到底的顺序排列,每笼投叶约0.5kg,每3~4min翻拌一次,翻拌后将焙笼移至下一个温度较低的焙窖,历时12~15min。
等到触烘青叶微感刺手时下焙。这时候毛火的含量约30%。第一道毛火因流水作业,烘培温度高,速度快,故称“抢水焙”或“走水焙”(2)第二道:足火在足火之前要进行摊凉拣剔工作,然后进行第二道火,足火工艺。温度80~85℃,每笼投毛火叶1kg。烘焙10~20min,焙至足干,继而进入“炖火”工序。若未达足干进行炖火,叶色易变黑,并产生水闷味。
(知道为什么你喝的岩茶叶低是黑的,有水闷气了吧,就是因为足火没有烘培充分)(3)第三道:炖火炖火呢又叫“吃火”或“焙火功”,每笼投足干叶1~1.5kg,火温70~80℃,烘至水汽散尽后,加半边盖再烘约1h,称“半盖焙”。1~2h后,香气纯熟火香显,即结束炖火,趁热装箱。在足干的基础之上,经长时间的低温慢焙,以及趁热装箱,热化作业可使茶汤更加醇厚,香气进一步熟化,提高岩茶品质。
武夷岩茶你们喜欢高火、中火、低火哪种火候的茶?
只要是正宗武夷山的岩茶,都可以接受,武夷山地区有着千年悠久的制茶史,高手云集,想做不好喝都难! 相信好的茶青,也绝不会落到二把刀手里. 有句话说术业有专攻,每个做茶人在长期的劳作中都形成了独门的技艺, 焙火的多寡也造就了不同的味道,丰富了大家的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再者说现在制成的茶叶外包装上并没有标注高火.中火.低火供你区分,你若信我的话,差异是相对性的,并不是绝对性的,对初入此道者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前提是要保证武夷山正岩,强烈呼吁武夷山地区,尽快落实国家原产地保护标志以明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