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很多的人干脆就不管那些茶籽树了,结了果就打下来,当是额外的收获,甚至还有些人把树砍了。三,茶籽出油过程复杂,出油率低。山茶籽采摘困难,打下来后还需要晒干,晒干后还需要云掉外壳,然后才能够榨油。基本晒干了的山茶籽要将近4斤才能够榨一斤油出来。摘果麻烦,去壳繁琐,而且为摘这么一些果子要浪费很多个工时,而平常的时候家里又只有老人在家,年轻人就得请假回来,所以现在有些人就是不太愿意去弄这个茶籽。
红菇不是只有福建才有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的山上也有长红菇。但福建人只认福建产的红菇,也只有本省产的红菇才可能卖1000元以上一斤,外地的红菇卖得便宜多了,然而福建人宁愿花高价买本地产的,也不买外地便宜的红菇。为什么福建人买红菇,喜欢买本地的,是不是红菇只有福建产的才是最好的?作为一个福建人,我觉得这其中原因有些复杂,就是福建本省的红菇哪里产的好,都有争议。
一般来说只有莆田产的红菇,才能卖到1000元以上一斤,甚至2000元,为什么莆田红菇能卖那么贵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原因。莆田人对红菇的认可本人是80后,从我懂事开始,红菇很好,红菇很贵的观念,就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了。这是因为在我们那边的农村,每当谁家媳妇生小孩坐月子,老人都会想办法去弄些红菇回来。红菇在我们村是不产的,我们村是靠海,方圆数里都没有高山,红菇是在本市的隔壁镇,像是常太镇、仙游等地才有。
在我们当地,红菇是纯天然的,没有人工种植,一年当中只有端午节前后与中元节前后,山上才有红菇(其他雨水多气候温暖的地方,一年有三季采摘的机会),红菇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所以每年的产量也很低。莆田人坐月子要吃红菇的传统,是老一代人留下来的,老一辈的人觉得红菇是个好东西,很补的。其实补不补我也不知道,我不是学医的,也不是红菇专业研究人员,可能红菇价值和其他的菇类差不多,但农村数代人形成的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在我小时候,只有坐月子的女人、体弱的老人、小孩,才有资格享用到红菇,不过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红菇也成了莆田农村人一年四季,大人小孩都可以吃到的食材了。在莆田人心中,有一道菜是公认的第一美食,每个在外漂泊的游子,离家久了,大多数都会想念家乡那一碗卤面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莆田酒席上,一桌酒菜成本在数千元,但必会上一道平平无奇的卤面,主要是莆田人太爱吃了,这是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