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的年份鉴别,首先是看包装上的日期,一般来说,价格较高的普洱熟茶的日期不会做假,但是,如果包装上没有日期或者日期掉落,那么,品尝是辨别大概年份的最好办法,三年内的熟茶,堆味、汤色较重是主要特征。如果堆味不明显,汤色较透,说明出厂之前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的陈化。 三到七年的普洱茶,是品质较好的了。堆味基本可以忽略;茶汤清澈,经过醒茶后,基本无杂味,部分会有轻微陈香味。
2007年普洱茶大崩盘以后,古树茶乘虚而入,时髦起来。这所谓的古树茶,多指生茶,而这里说的是古树熟茶。虽然都是普洱茶,生茶与熟茶的制作工艺却完全不同,这对于茶原料的内涵物质有着巨大的影响。先来看一组数据。1950年,云南全省茶叶面积只有区区16万亩,1990年增加为240.6万亩,到了2017年已扩展至610万亩。
将古树茶的树龄定义为上百年也好、解放前也罢,以1950年的数据为基,除了后来逐渐发现的极少部分茶树,云南的古树茶面积理论上不可能超过16万亩。熟普的渥堆发酵,最少一堆也需要数吨。如此稀缺的古树茶,能拿多少出来发酵做所谓的古树熟茶?又有多少制茶人舍得花大价钱制作茶料成本极高的熟茶?其贩卖风险也高,这些古树茶是有基本价格存在,用老班章、冰岛、刮风寨古树发酵,经营者该如何解释成本?让消费者相信所卖是老班章、冰岛、刮风寨的古树熟茶。
投放至市场,怎么定价?怎么卖?卖给哪些人?所以可以说市场上98%以上的古树熟茶是假冒的。辨别古树熟茶真假的方法辨别古树熟茶的真假,最简单的就是要知道古树熟茶的原料等级不会很高。遇到所谓的老班章熟普、古树芽头料熟普,还是一笑而过吧。另外,沸水冲泡下,用滋味来区分“古树熟普”是最明显的了。古树料特有的纯净自然的气息、鲜明的原始旷野气韵、在口腔中十足的张力、喉韵,以及回甘的清冽感,都能为它正名。
虽然市场上真正的古树熟茶少之又少,但并不是说,就没有古树熟茶。老乾2015年去易武国有林的时候,收购了很多国有林鲜叶,大部分制成了生茶,也有做上一些古树熟普,自己尝尝鲜。易武国有林古茶树的魅力,美妙馥郁,深沉茶汤,稠厚丝滑,入口柔糯,极快苦尽甘来,浓郁而不涩口,可谓回味无穷!喜欢的朋友可以私信我。以上内容是乾亨德事茶多年的看法,一家之言,与诸茶友共勉!觉得说得好的朋友请点赞哦,有不同看法或见解的朋友欢迎留言讨论!头条号:乾亨德致力于当中国茶价值发现者。
谢谢邀请。要说普洱茶仓储的问题,那就先听一段民间传说的小小故事吧。 我国历代皇帝都有喝茶的习惯,每年全国各地,都将最好的茶叶进贡给朝庭,给皇帝以及皇亲贵族享用。其中云南古茶树众多,的确是出好茶叶的地方。但进贡路途遥远,古时以马帮运输为主,途中日晒雨淋,风歺露宿,等到了京城,好茶也变坏了。所以每次进贡,都得不到朝庭的好脸色。
后来茶农经苦心研究,将茶制成茶饼,包装好再用马帮运到京城进贡,这次成功了,终于使皇上知到云南出好茶了。因为送到京城时的茶,比当时刚刚制好的茶要好,为什么呢?当时的茶农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制茶人的反复研究,终于找出了原因,茶叶在经大自然的自然发酵,比刚制好的茶要温醇香滑得多,所以就演变出现在的普洱茶仓储问题了。
小小故事不知是否属实,也不去考究了。言归正传,现在就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其实普洱茶一开始,是没有什么仓不仓问题的,茶农主要是受到马帮运茶上京,普洱茶在途中,经过大自然微生物发酵的啟发。而创造出一套没仓的,大自然醇天然微生物发酵法。要仓储出好的普洱茶,主要是地方的气候环境很重要,就拿勐海味的茶来说吧,如果不是本地古茶树的料,不是在当地得天独厚环境仓储,跟本就做不出来。
普洱茶越陈越香,越陈越好的说法,曾经风靡全国,因此也就衍生出仓储的问题。什么干仓,湿仓,海岸仓,防空洞仓等等,也就应运而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将普洱茶快速陈化,来达得到快速盈利的目的。在这场赶潮中,有人赢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有人损失惨重,有句成语叫做:欲速则不达。仓储的时候,为达到快速将茶叶陈化,提高温度,湿度,不断出仓入仓(意思就是将茶叶时儿搬出来,让大自然的微生物,与茶叶自然发酵,一段时间已后又搬进仓),翻仓(意思是将仓里的茶叶换位,使茶叶陈化得均匀些)。
如果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当,就会让茶叶发酶,虫驻,变质,使茶叶产生有害物质。随着当今科技的进步,现在的普洱茶仓储,已经很科学合理的运用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来使茶叶陈化,也为广大销费者提供了更多,更合理的选择。自然陈化的普洱茶,汤色清切,入口先苦涩,接着苦涩化去,喉咙甘甜,回甘特别好,香气环绕,久久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