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不闷,声音发闷则有可能是类紫砂陶土。4、观色彩真正的原矿紫砂泥料色泽相对暗淡,未包浆时表面会略显毛躁。 如果一把紫砂壶颜色鲜艳锃亮,表面像泛着一层油光一般,那这就极有可能是一把添加氧化物或者是经过抛光的壶,此类壶刚买回来虽光彩动人,但后期难以泡养,即使长时间养壶,也不会有明显变化,爱壶之人慎选。
什么是紫砂目数,该怎么选?
作为一个紫砂从业者,对紫砂文化有特殊的感情,希望紫砂文化不断发扬传承,因此我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和回答,如果不容易理解,请留言交流。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紫砂矿料?紫砂矿料主要由粉砂碎屑及胶结它的粘土矿物质组成,粉砂碎屑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含少量的黑白云母和长石,褐铁矿等,石英碎屑孤立地分布在胶结物中,成基底式结交。
胶结物为粘土矿物质,主要成分是高岭土,并含有一定量的水云母及赤铁矿等。紫砂矿料经过粉碎,筛分,提纯,陈腐,练泥,甚至调砂等工艺形成所谓的紫砂泥。紫砂的目数,是形容紫砂泥料的粗细的,以60目为基准,相对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反之则越粗糙。在紫砂壶发展年代中,紫砂泥的目数在20目-100目,清朝早期为35目,清朝中期为55-60目,1958年以后开始出现机械过目,目数稳定在60目左右,朱泥比较细腻,目数在80到100。
常规来说,40-60目的壶较多,尤其是60目,物理性、冷热急变性都在较好的控制范围内,既能表现出细腻之美,又有砂质的古朴感,通过养壶,无论是光泽度还是透气性都非常好的。壶友们最关心的是,这个目数的高低,会影响到紫砂壶的品质或者使用效果吗?业界普遍认为目数的高低一定会影响到紫砂壶的质感呈现。目数越高的紫砂泥,越细,那做出来的紫砂壶,也一定是相对更细腻的,颗粒不会太过于粗大,如图中80目一定比40目更显细腻。
反之,目数低的紫砂泥,做出来的紫砂壶,一定相对颗粒更粗些,手感也不会那么细腻,紫砂的质感应该更突出。那么有些壶友认为目数和紫砂壶的透气性有关系?也许有,但影响不大。紫砂泥料的透气性是由紫砂矿料组成物质和从矿物到泥料演变的工艺决定。而不是外观颗粒大小来决定的。不能说把紫砂泥料磨细了,它的气孔就会少了,或者把紫砂泥料磨粗了,气孔就会增加了。
在这里科普一下什么是双气孔结构?紫砂的气孔特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包裹在团聚周围的石英,粘土等单一矿物与团粒之间形成的链状气孔群。链状气孔群的成因,是原始团粒之间,单一矿物之间及团粒与单一矿物之间,在成型干燥过程中形成的空隙及烧成时团粒,粘土发生收缩形成的空隙,只不过空隙已经细小,一般宽度在20微米以下,有的甚至小于10微米,延长度不等。
另一种气孔是团聚体内部形成的微细气孔,是团粒内部矿物之间在烧成过程中,因收缩不一致而形成许多的细微气孔,一般在1.3微米左右。这两种气孔便是紫砂特有的双气孔结构。因此壶友在选紫砂壶时,首先是自己希望入手的泥料和壶型,喜欢颗粒质感的,可以考虑目数低,喜欢壶细腻表面,可以考虑目数高的泥料。以上的观点,欢迎留言交流。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邀请!又要鉴定?又要懂收藏?这问题太大,不好回答!首先光鉴定这个就很难,因为紫砂壶的好坏,泥料的好坏,并不是任何一个人能鉴定的,因为做壶的,天天坐泥凳上干活的,他们对于自己的壶还是清楚的,譬如说,做了一批西施出来,哪里好,哪里坏,或者说哪里有问题,哪里型需要改一下更好看,只有做壶师傅自己才懂壶,其他人不会做壶的,或者说会点皮毛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还有就是觉得自己紫砂壶的书看了很多的,茶壶看了很多的,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其实还远远不够!一把做好的紫砂壶,只有作者本人最清楚,其他人都是浮于表面的!还有泥料,也是做壶师傅清楚!当然比做壶师傅更懂泥料的只有炼泥师傅了,因为他们是天天接触泥料的,怎么炼出来的,只有他们知道!其实好的泥料,好的紫砂壶到手就知道了,用一段时间自然就有正常的哑光了!如玉石一般,这种泥料就不错!刚烧好的泥没有水色的,需要养!额,好像有点扯远了!反正没有哪个人能鉴定收藏紫砂壶!只有做壶师傅了解紫砂壶!或者这么说只有紫砂壶本身的作者才了解自己做的每一把壶!。
紫砂壶是怎么烧制的,哪种窑好?
谢谢诚邀;我只想说的是,泥料的不同,都有其不同的烧窑方法和温度,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也不好说那种窑好一些!某一种紫砂泥,刚好适合烧某种窑或适合某种窑的烧制温度,这样烧出来的成色和质感相对来说是最好的!现在烧制紫砂壶主要是龙窑、推板窑、电窑等等!推板窑;是采用推板输送坯件,属于小型隧道窑,是比较常见的窑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