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周瑜这个人物塑造的十分成功,具有代表性,即使在今天也很有现实意义。但是我们切不可把文学作品与历史史实混为一谈。其实,历史上的周瑜不仅年轻能干,而且心胸开阔,气度大量,很有政治家的头脑。那时军阀混战,群雄割据,一些军阀也很看重人才。当时势力、声望远远盖过孙策的袁术,听说周瑜很能干,就打算封他做将军,然而周瑜不为名利所动,认为袁术“终无所成”,将来不会成就大事,所以就没有接受袁术的安排,而于建安三年接受了孙策授予他的建威中郎将的职位,那时的周瑜年仅二十四岁。
当地的人们因为周瑜相貌英俊,气度非凡而称他为周郎。在对待曹操与刘备的问题上,可以看出周瑜远大目光。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挟着刚刚战胜袁绍大军的余威,下书孙权,让其将儿子送去做人质。孙权在召集群臣商议不决的情况下,带着周瑜到母亲面前商量决断。周瑜在分析了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吴国所占有的优势后说,如果人质一送去,“便见制于人也”。
到那时你孙权“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听了周瑜入情入理的分析后,孙权决定不送人质给曹操。到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南征刘表,一路长驱直入,克荆州,收刘琮,败刘备,占江陵,屯赤壁,“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孙权问计于群臣,听到的也大都是一片投降主和之声。
当此关系到国之存亡的关键时刻,周瑜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历陈东吴之长以及曹兵的四大不利因素,坚定了孙权抗击曹操的决心。孙权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孤与老贼,势不两立。”为了进一步表明抗曹的决心,孙权拔刀砍断面前的奏案说道:“各位将军、大臣,谁敢再说要投降曹操,与这个奏案一样!”后来的结果大家当然都知道了。孙刘两家联合破曹,火烧赤壁,打得曹操“樯橹灰飞烟灭”,周瑜之功,不可埋没。
他还建议孙权占领巴蜀,联合马超,最后夺取天下。可惜的是他刚要执行这个计策,却在征蜀途中病势巴丘,年仅三十六岁,可谓英雄路短,英年早逝。周瑜病死了,小乔怎么办?恩恩爱爱的一对鸳鸯夫妻,天人永隔,这对正处于风华正茂之时的小乔来说,打击实在太大了。摆在她面前的无非就是这样几条路,为夫守寡,赡养遗孤,遁入空门,为夫殉情。
这事放到现在,还有改嫁再嫁一条路,但这对小乔来说是不可能的。她是一个有着高度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她的一举一动关系到国家和孙家的脸面。她不敢嫁,同样也没人敢娶,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那么,她既没遁入空门,也没有为夫殉情,剩下就是为夫守寡,赡养遗孤了。不过,我认为,周瑜死后不久,小乔因为过度思念夫君,郁郁寡欢,没有几年就追随周瑜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