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茶汤上面会漂着一层油状物质?
在冲泡一些陈年优质茶时,我们会发现,茶汤表面会出现一层非常薄的油雾,凝视茶汤上的雾气,让人仿佛置身飘渺的茶山绿林一般,感受大自然的灵动。这种白色的雾气,被称为“茶氲”或“汤氲”,并不是什么杂质,其实是茶汤中脂溶性物质的呈现。“氲”音“yūn”,意指“天地间和合而盈盛的气”。茶汤上所产生如雾般的气体为“茶氲”。
茶汤内有一些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胡萝卜素、和一些挥发性香气成分。这类浸出物质比重较轻,漂浮于汤面之上。因汤面为脂溶性物质为主,若茶汤上下温差大时,在茶汤上就容易产生茶氲。如果茶叶本身内含物质多,那么茶汤的浸出物也相对会多,因为都是脂溶性物质,茶汤上下温差较大时(容器较保温而汤面散热快时),在汤面上就容易产生“茶氲”。
所以内含物质的多寡是“茶雾”能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还有一个就是光线折射,加上热气及茶汤颜色的反映。许多茶泡浓了以后加上及时的热量,光线就会出现的如水蒸气散发的雾状。茶氲现象,不是普洱茶茶汤特有的“专利”,冲泡武夷岩茶,或其他一些发酵较重的茶,也会在汤面上形成白色雾气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茶氲”的呈现效果呢?一、茶汤浸出物中,脂溶性物质越多,效果越明显。
二、汤色越深,容易对比产生,越容易被发现。三、冲泡时汤水温度越高,瞬间浸出物质较多越容易产生。四、气温较低、气压偏低时,也较容易产生。五、盛汤的容器,也会稍有影响,使用白瓷器皿则更为明显。有茶汤氲的茶相对而言也会好喝些,口味厚重些,是正常现象,建议可作为选购茶品的考虑条件,但是别进入误区,最后为了追求汤氲而花上很高的价格。
为什么有的茶叶表面有小毫毛?这些小毫毛是什么?
泡茶时,经常发现茶叶上附着白色或金色的毫毛,茶汤上也浮着小茸毛。这些小毫毛到底是什么?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否有害?茶叶上的小毫毛到底是什么?这些毫毛其实是茶树新梢上的嫩芽和嫩叶背面的茸毛,在茶叶加工干燥之后自然形成的,称之为茶毫。茶毫主要生长在茶树嫩芽叶的下表皮,内含丰富的茶氨酸,可以提高茶汤的鲜爽度。
同时,茶毫根部有大量的腺细胞,含有大量的芳香物质,能提升茶叶香气,是茶汤散发“毫香”的关键因素。茶叶的嫩度越高,茶毫就越多!茶毫的多少与茶树品种、季节和生态环境有关;颜色与制茶过程中所含物质的变化也有很大关系,因茶而异。比如,绿茶、白茶的制作过程中,因茶多酚未被或较少氧化,通常呈现白色;红茶中茶多酚多被氧化成茶黄素、茶红素等,茶毫被染色,从而呈现金黄色。
一般而言,茶叶的嫩度越高,茶毫就越多。茶毫含有的氨基酸等物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茶的风味和营养,对人体健康无害。茶毫越多越好吗?虽然茶毫是茶叶幼嫩优质的标志,比如碧螺春、黄山毛峰等绿茶,茶汤滋味醇厚、香气清爽,不仅是由于茶叶鲜嫩、内含物质丰富,毫毛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但不同种类的茶叶对茶毫的要求不一样,比如西湖龙井,要求外形扁平、光滑,“毫多”反而品质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