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绿茶时,为什么茶汤有时变黄?
大家好,我是白茶爱好者小詹,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绿茶的特点就是“三绿”,即使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那么是何种原因导致了绿茶有这样的特点呢?主要是由于绿茶的加工工艺形成的,绿茶的工艺为杀青、揉捻与干燥。其中杀青工艺就是通过高温来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不让绿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不氧化,绿茶就保持了原来的绿色。
并且因为绿茶是不发酵茶,所以绿茶保留了很多鲜叶中的天然物质,其中就有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等,所以绿茶的汤色一般会呈现碧绿、嫩绿、黄绿等。但是有不少朋友反映,他们在泡绿茶的时候,茶汤有时候会变成黄色不是说绿茶是绿叶绿汤吗?为何后期汤色会变黄?在说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般什么情况下,你的绿茶汤色会变黄。
有4种可能:第一,可能是你用了沸水来冲泡绿茶。建议用80度到85度的水来泡绿茶,因为绿茶大多数都是比较嫩的茶,且绿茶是不发酵茶,比较怕烫。沸水容易将绿茶烫坏,变黄。第二,可能是你盖紧了盖子。我们一般用玻璃杯冲泡绿茶,正常情况下不需要盖上盖上,如果有需要,最好等凉下来再盖,而且时间不要太长。我们都知道,盖的时间比较长的话,绿茶不仅变得不香,还有的酸臭味,汤色也会变浑浊,变黄。
第三,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有时候我们泡完绿茶之后,没有去喝,结果等你事情忙完之后回来一看,绿茶的颜色不再是碧绿或者嫩绿了,也是变成比较浑浊的黄色。第四种,泡的次数太多。久泡之后茶叶中有效成分开始减少,茶汤颜色开始变化,不再碧绿,还是变黄。接下来说一说绿茶汤色变黄的原因绿茶是绿汤绿叶,而黄茶是黄汤黄叶。
绿茶与黄茶很相似,黄茶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艺,而闷黄就是在杀青工艺之后,将茶叶堆积进行闷黄,湿度与温度越高,那么闷黄的速度就会越高。也就是说,它是在湿热的条件下使得原先绿色的茶发生“黄变”现象,变成了黄茶。从黄茶身上我们或许可以得出原因,是温度以及时间改变了绿茶的汤色。绿茶中的叶绿素会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氧化后就会使得茶汤颜色变深。
为什么有时候泡绿茶或者毛尖类高档茶,茶水很浑浊?是不是茶不干净?
问题很好!泡绿茶或毛尖类高档茶,有时候很浑浊,很多人误认为茶的质量有问题,更有甚者,坚持认为是农药引起的浑浊悬浮现象!以致不敢喝茶,排斥茶。当然,有误会,肯定要释疑。我们知道,不论是什么茶树,还是其他树,它们的萌芽大都有“毫”,这是植物的一种为在自然界生存进化产生的防护机制,防止嫩芽幼芽被虫?侵害。
茶树的茶毫就是这种存在!绿茶或毛尖类高档茶,由于采摘的茶芽是萌芽状态,叶面没有长开,茶毫很丰富。人们在采摘,制作茶叶过程中,不可能把自然状态的茶毫清除。实际上,在茶的产品质量验证上,茶毫丰富是茶级别很高,质量很好,茶叶上档次的标志。如绿茶类毛尖:碧螺春,都匀毛尖,古丈毛尖……这些茶,在外观上银毫显露,条索紧致匀整。
如红茶类毛尖:金骏眉,银骏眉,滇红等显毫的红茶,在外观上,金毫显露,条索紧匀。当然,还有一些茶,如:西湖龙井,千岛玉叶,太平猴魁……等,虽然是上等绿茶,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茶毫紧贴在叶面上,粗看远观看不到茶毫。大红袍,铁观音,普洱茶,黑茶以及其它类普通茶或者高档茶都有茶毫,只是平常显现不出来,要在泡茶时才能透过透明的杯子或茶壶才能看到。
绿茶刚刚沏出来是淡淡的绿色,放置一段时间之后,为什么会变成褐色或者棕色?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是以适宜品种的茶树嫩芽或嫩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茶叶。由于未经发酵,鲜叶中的叶绿素基本未经氧化而转变,因此绿茶的干茶、茶汤、叶底为绿色。对于绿茶来说,绿茶中含有丰富的茶黄素,这个是让绿茶在冲泡时茶汤呈绿色或者黄绿色的主要原因。不过对于茶黄素来说它是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绿茶在空气中放置久了,茶黄素就会变氧化成茶红素或者茶褐素,这样就会使冲泡出来的茶汤变成红色的了。
另外绿茶茶汤出现浑浊或棉絮装的东西也是多酚类物质氧化的一种现象,不用怀疑是不干净有毒的什么不好物质,侧面的来说,氧化的多酚类物质越多,这款绿茶越好。现在市场上茶具的种类繁多,但从科学角度而言,金属茶具、搪瓷茶具、塑料茶具和保温杯泡茶,一般讲是不理想的。含金、银、铅、铜量高的金属茶具,因磨损等原因,通过沏茶喝茶,会使人体对这些金属成分的吸收量增加,于人体健康不利。
种点说一下保温瓶、杯泡茶,由于温度一直保持较高,使芳香物质很快挥发掉,减少了喝茶应有的芳香;同时高温还能使茶多酚等浸出过多,使茶汤色浓,味苦涩,并有闷熟感。特别是保温杯泡绿茶,会使茶汤带闷熟味,使色泽变黄,失去茶香味。是由于长时间的浸泡,导致茶叶中的单宁酸、茶碱大量析出,氧化后的现象。所以,不只是绿茶,任何茶叶用保温杯长时间浸泡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此从健康和养生的角度来讲,最好不要用保温杯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