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其人,并不是出身高贵,而是一个弃婴,他生性自卑多疑,他遇到一生的良师,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陆羽被称为“茶圣”,我们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陆羽,听其名字,观其称号,大家心里对他的印象一定是位出身高贵,白衣胜雪的翩翩佳公子,在茶盘间素手撩拨,指点茶之江山。
为什么陆羽被称为茶圣?
他是中国开启“茶时代”的第一人。顺便说一下,陆羽教了大家“茶道”。但中国的“茶道”和日本的“茶道”是有区别的。日本的“茶道”也好,“花道”也好,都是希望从某一种技艺中找到“天启”,进入“神圣的境界”。包括炸天妇罗和做寿司,也能“封神”。个人对于“XX道”的提法,其实是有点不以为然的。如果说,从茶中可以学禅,我为什么不直接去禅寺学禅,非要绕这么大一个弯子?下图是日本茶道 但中国的“茶道”,其实并不是这样。
中国的茶道,只是“术”。想寻“道”的人,会去佛教、道教和儒家中找,不会跑到一杯茶里面找。让陆羽“封圣”的《茶经》,也完全不提“内心的净化”“境界的提升”云云,就是一本单纯的茶书。陆羽(733—804),唐代湖北天门人。现在,我们会叫他茶学家,但在当时,他不过是一个特别爱喝茶,也特别懂喝茶的人。顺便说一句,唐朝之前,茶不是“日常饮品”。
汉代,如果你想喝茶,还得去药铺抓“茗”和“荼”这味药草。煮出来,一般都是苦的。没有现在各种分型的香。到了唐朝,上流社会才开始渐渐习惯于喝茶——要不文成公主没法把茶叶带去西藏了。不过,你知道唐朝贵族们的茶怎么喝吗?——酥油茶,就是简版的唐朝茶。加奶,加油,加大料,加小茴,加盐,加核桃……这些都算好的,还有加牛羊肉的。
下图是酥油茶然后,陆羽这个天降奇才就出现了。他爱喝茶啊!而且会喝单纯的“茶”啊!不加奶不加糖不加盐不加肉!因为爱喝且懂,干脆就写了一本书,告诉别人怎么种茶(对,他还擅长自己种)、选水、选壶、煮茶。这本书,就是三卷本的《茶经》。《茶经》共十章,分别是: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顾名思义,《茶经》从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到茶叶的加工制作、煮茶饮茶的器皿、烹茶技艺、品鉴茶的方法……都系统地记述了。不光如此,生怕别人不懂,陆羽还主动配了插图,是现在流行的“图文本”。《茶经》一出来,中国的“茶时代”就开启了。因为这本书,陆羽声名远扬,朝廷有意留他在京为官,但他婉拒了。
谁能介绍一下“茶圣”陆羽?
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聊聊陆羽,很多人说起陆羽感觉像是开天辟地的人物一样,茶叶是陆羽以后才有了茶叶,其实在陆羽之前茶叶早就在饮用了,可以说陆羽和《茶经》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的。中国有记载茶叶的使用最早在春秋战国,最早记载人工种植移栽培育是西汉吴理真在蒙山将野生的茶树移栽,因此吴理真被称为植茶始祖。其实茶叶最早是和佛教结缘的,吴理真是出家人,包括陆羽也是和佛教有缘的,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从小是个弃婴,被竟陵龙盖寺的僧人智积禅师收养在寺中长大。
早在陆羽四百年前东晋高僧支遁曾经驻龙盖寺讲经,支遁是最早讲饮茶与佛理合并,开茶禅一味的先河,被尊为佛茶之祖,龙盖寺有支遁主持开凿的水井,在那里煮水品茶讲经,所以陆羽从小在这样一个环境长大 ,先接触了茶,然后才能去总结发扬茶道。然后随着安史之乱,难民南迁,陆羽也随着难民到浙江定居,期间遇上他茶道的又一位僧侣朋友皎然,皎然俗家姓谢,是东晋谢灵运的八世孙,同时也精通茶道,皎然比陆羽大十几岁,是陆羽茶道中的师友,皎然对于茶道来说有几处贡献,一是著有《茶诀》三卷,二是最早的茶赛组织者,曾经主持过剡溪诗茶会和顾渚茶赛,其中陆羽就是在剡溪诗茶会上渐露头角,在顾渚茶赛上《茶经》问世而一鸣惊人。
陆羽唐宋时期其实就是知名茶人,并非茶道独一人,因为当时像皎然等人也都有茶书典籍,光唐代茶书就有《茶经》《茶记》《顾渚山记》《煎茶水记》《采茶录》《补茶事》《茶诀》等十余种,到明代其他的茶书都陆续失传,而《茶经》所记载的各方面都比较完善,陆羽在茶道的地位逐渐上升到最后被尊为茶圣。陆羽是茶圣,谁知道茶仙是谁?清代雍正年间的陆廷灿,花十年时间编撰的《续茶经》,《续茶经》综合收集了唐宋到明代的大量茶书典籍笔记,并结合了清代的制茶种茶记忆,用与《茶经》一样的分类方法,而内容超过《茶经》十倍,因此陆廷灿被茶界称为茶仙。
唐代茶神陆羽,为什么把庐山桃花源里谷帘泉的水,评为天下第一泉?
陆羽其人,并不是出身高贵,而是一个弃婴,他生性自卑多疑,但是他遇到一生的良师,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陆羽被称为“茶圣”,我们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陆羽,听其名字,观其称号,大家心里对他的印象一定是位出身高贵,白衣胜雪的翩翩佳公子,在茶盘间素手撩拨,指点茶之江山。但是现实会打破你不切实际的幻想,陆羽完全不是那样的翩翩少年郎,他出生在唐代的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这个地方不是陆羽的福地,甚至可以说是伤心之所,在这里留下了他无尽的辛酸,《文苑英华》里有一段叙述: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
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燕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嗔。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不愆也。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说,陆羽不知道是哪里人,很有可能是个弃儿。有仲宣、孟阳一般丑陋相貌,相如、子云一般的口吃,为人小气多疑,富有才华,朋友也规劝于他,可能由于自身的关系,他其实很自卑,所以有点性格偏执。
在封建社会,走仕途经济才是正途,像茶学、琴艺之类的学问,要么算爱好,要么算不务正业的“杂学”,懂也可以,不懂也可以,并不是非学不可的,就像你上学之余喜欢玩游戏,但是游戏很难归于你的科目成绩是一个道理。陆羽和其他的学子是一样的,在兴趣爱好之余,还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但是他是一个异类,把兴趣爱好做成了一项千秋大业。
陆羽是一个弃婴,《新唐书》里有记载,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时,看到一群愁雁哀鸣,走近一看,是一个男婴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是他身世的一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是,他被一李姓夫妇收养,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李公夫妻思乡归家,就把他交给高僧积公,积公为他占卜,卦辞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取名陆羽,他一直在积公身边煮茶奉水,他的恩人积公本是烹茶高手,在积公身边耳濡目染,自然也习得煮茶精髓。
在陆羽没有成书之前,茶只是一种草药,他为了能做到极致,遍访天下名水,并为此给了一个排名陆羽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安史之乱”,他随难民南下,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茶叶产制资料,并积累了丰富的品泉鉴水的经验,撰下《水品》一篇,可惜今已失传。说明陆羽对于水的品鉴已经有了很高的见解。
当时有一个叫张又新的人,在《煎茶水记》中记载,陆羽曾经品评过江河井泉,及雪水等二十种水单。可以想见,陆羽对于品茶这个兴趣爱好是真的发挥到了极致,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嘛,陆羽用亲身的经历告诉大家,要做就做到极致。唐时曾任过衢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锡器之间,云宜茶足利。
”在陆羽之前,并没有茶的写法,茶写作“荼”,是和药一样的功效,并没有品茗一说,而《茶经》成书于何时,并无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说,他能成就如此著作,并为后世称为“茶圣”,和他执着的性格有关系,他为了研究茶性,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茶叶的采制饮用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成为某一项事业的专家之前,首先得具有精研学术的精神,陆羽就具备这样的精神。
张又新曾经提到过陆羽给天下水排名一事,如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老三是蕲州兰溪石下水,而扬子江中心的中泠泉,排名第七。谷帘泉能成为天下第一泉,是因为它水质清冽,陆羽说天下第一泉的传说,众说纷纭,也许是为了增加第一泉的知名度,传说不可考,但是谷帘泉确实当得起泉水中的“航空母舰”我们来着重说一下,这个谷帘泉,这个谷帘泉四周多山体,肯定就是山泉水之类了,周围多有砂岩,大家应该知道砂岩的作用,对于水质的过滤是具有很大的作用。
谷帘泉四周植被繁茂,特别是下雨天,雨水通过植被,经过砂岩沉淀,流经岩石裂缝,形成涓涓细流,多股细流汇聚成一泓清泉,从涧谷喷涌而出,蔚为壮观。此外,宋代的王安石、秦少游、朱熹等也都慕名到此,品茶品水,公认谷帘泉甘美无比。宋代名人王禹偁还专为帘泉写了序文:“:“水之来计程,一月矣,而其味不败。取茶煮之,浮云蔽雪之状,与井泉绝殊”。
另外庐山有一名茶,庐山云雾茶,茶叶粗壮,常年在此环境下生长,必然浓郁甘馥。 那么陆羽说庐山谷帘泉天下第一泉是怎么回事呢?根据张又新《煎茶水记》:刺史李季卿在扬子江畔,偶遇陆羽,便邀请同行。李季卿早听说陆羽大名,也有心和他一起品茗聊天,他听闻扬子江附近的南零水煮茶极其好喝,便叫身边的士卒去打了来泡茶,结果士卒笨手笨脚的,泼洒了一半,怕回去受到责骂,就偷偷灌了江水。
结果这士卒哪里知道,内中有个品水高手,陆羽喝了一口便说,这哪里是南零水,分明就是近岸之水嘛。士卒一听被揭穿了,跪在地上交代得一五一十,之后陆羽就被传得神乎其神,长期在水世界里浸淫,怎么能不清楚,水质一清一浊,一轻一重的道理。但是关于陆羽品鉴庐山泉还有另一种说法,和品鉴扬子江的水如出一辙,都是士卒打翻了水,陆羽一品之下就知道不是谷帘泉,此等传说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