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茶,一般是福建建安所产的白茶,斗茶所用的茶盏以福建建安产的兔毫盏为最佳,水也有讲究,泉水最好。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所以,好茶好水好茶器,才有好的心情品茶和斗茶。斗茶时用茶筅击打茶汤,快速击打,我们在实习操作的时候,一般动作跟写英文字母w差不多,不能用茶筅转,转的话很难打出汤花,水平高的话可以在汤花上击打成画或者文字,就跟有人喝咖啡时咖啡上的图案差不多,非常的奇妙,不过,确实很难,这个就叫做茶百戏,现在已失传,我们只能从古代文献记载当中感受这种高超的技艺了。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喝茶为什么那么麻烦?
品茶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地位的象征,这些自古都是闲情逸致的贵族才有时间和心情精心研究的东西。中国作为茶道的故乡,历朝历代都有对茶的研究,即便现在讲究的人去茶馆喝茶还是工序繁杂。 唐代讲究的是煮茶,到了宋代盛行的是点茶。《知否》以宋代为背景,描写的又是上层社会女子闲情逸致的生活,自然会讲到对茶艺的研究,《正午阳光作为一个考究的团队,很细致逼真的还原了宋朝的点茶之法。
点茶法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体现的是一种高超的技艺,一种意境的享受,是宋代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所以备受高门贵女们的推崇。 点茶跟煎茶不同,不再将茶煮沸,而是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为了使茶末与水交融成一体,于是就发明了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称为“茶筅”。
其实,点茶就是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具体操作是: 在点茶时,先用瓶煎水,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所谓调膏,就是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 宋代蔡襄《茶录》载: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
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曰:“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表明宋代沏茶,时尚的是点茶。 点茶给人带来的是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是上层女眷必备的技能,盛家就专门聘请嬷嬷教授女儿们学习点茶之术。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把泡了水已经发霉的茶叶拿来卖,还说霉点是金花,大家怎么看?
霉点和金花是有本质区别的,霉点是霉味,让人闻着不舒服的,而金花是有益菌,闻着清香舒适的!从一个茶学专业角度来说的话: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说,在1860年就有金花了。而1860年是清咸丰年间。就是说在周莹之前(周莹是慈禧太后时期)就有金花了,从我们的专业制茶学书籍上可以知道,发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在周莹的时代也不可能知道微生物有益菌什么的原理,全靠瞎蒙,金花可能是茶商界的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