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之所以削藩,主要原因就是三藩与康熙分享了皇权,如果清朝在康熙朝还是维持满洲贵族共和的传统,那么分享皇权并不是问题,因为满洲传统里就是有权力共享这个传统,但是问题是康熙朝已经大幅汉化,康熙对皇权是紧盯着不放,因为汉化当中的其中一点就是强化君主专制,毕竟元朝的下场就摆在前面,所以康熙绝不允许有人分享皇权,因为皇权一旦分享就回导致皇权受损,进而皇帝的权威降低,最终导致王朝倾覆。
这一点洞察历史的康熙不会不清楚,而且那些汉官也没少通过历史给康熙吹风,所以康熙削藩收回皇权是必然的。本来康熙还想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是吴三桂军阀本性发作,造反了。军阀是什么玩意呢?军阀三要素是独立的军事指挥权、独立的财政权和独立的人事任命权,没这三要素军阀就不会实现利益最大化,削藩就是废除军阀独立的权力,给他一个大财主或者彻底成为吉祥物,说白了就是砍掉军阀因为独立的权力而获得既得利益,而军阀为了维持既得利益会不惜一切,所以吴三桂反了实属正常。
虽然吴三桂造反康熙始料未及,不过康熙也没什么顾忌了,而且吴家的下场很惨,被康熙灭了门。跟着吴三桂造反的耿精忠也被康熙灭了门,只有耿聚忠因为未造反而得以幸存。尚家出了造反的尚之信被康熙赐死之外基本保全,这还是因为尚可喜死忠清朝的结果,尚家迁回辽东继续当大财主,甚至到清末尚家也有不少人出入官场。说到底,在君主专制时代如果你遇上组织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都很强的明军只要做到忠君爱国且不拉帮结派就绝对会有荣华富贵。
马政制度最为周全的明朝,为何如宋代一样陷入边军无马的窘境?
明朝和宋代一样陷入边军无马可用的窘境,是因为明军战马的主要来源——马政和茶马互市的衰败。(明朝九边重镇)一、马政衰败明朝的马政机构几经变革,最终形成了四大机构:御马监,两京(北京、南京)太仆寺、行太仆寺和苑马寺。其中御马监掌管皇家马匹,两京太仆寺掌管民牧,行太仆寺和苑马寺掌管官牧。官牧由国家划分牧场,主要由屯军或边军负责牧养;民牧则由两京太仆寺管理地区的民户牧养,牧养方式有三种:计户,计丁,计亩。
方式不同,奖励和处罚也不同。明朝的马政制度有力支援了明朝的历次北征,可见成效斐然。“盖明自宣德以后,祖制渐废,军旅特甚,而马政其一云。”,而如此完善有效的马政制度,却渐渐衰败了。其衰败的原因如下:1.官牧牧场被侵占和牧政的荒废导致马政被破坏明朝规定:“官牧给边镇,民牧给京军”,可见官牧的重要性。大明首辅杨廷和曾言:"马政之弊, 自京师以达于天下, 在在有之, 而陕西监牧(是指苑马寺)为多, 其弊尤甚",而其中的”弊“即指牧场大多被属地藩王,地主豪强侵占和管理马政的地方官吏侵占牧场渔猎获利而荒废牧政。
(杨廷和)而后果是什么?《明实录》中有记载:苑马寺的草场,从弘治四年到弘治十三年,被侵占二千五百余顷。到了弘治十六年, 草场由原来13万顷,减少到6万多顷。就在这十二年间,供应边军战马的苑马寺的牧场就少了一半,这才是明朝的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在位期间,而到了吊死在煤山的崇祯朝时,还能剩下多少牧场?还能剩下多少战马?“非战之罪”。
2.民牧的弊端日益严重导致马政危机"民间官马为累, 一马在家, 朝夕喂养, 至缚其身, 不得奔走衣食"。"有丁多之家倚恃豪强欺压良善者, 令丁少人户一般轮养,靠损小民, 甚至略无人心, 着令幼儿寡妇笃疾残废一概出马备钱, 有伤风化"。"种马有编审之害, 有杂役之害, 有岁例之害, 有轮养之害, 有赔偿之害, 重之以官吏需索, 里甲之影射, 民日益穷, 沿袭至今滋弊尤甚"。
以上的种种历史记载足以说明民牧的弊端:民户被马政拖累,不得自由;被地主豪强欺压,被地方官吏索取,民户不堪重负;虽有免徭役等福利,但若饲养马匹死亡,轻则破财,重则破家……正是在这些重重压力之下,民牧的民户纷纷逃亡,以致马政陷入危机。以上便是明朝马政衰败的主要原因,也有其他的原因如人口增多导致土地减少等。
茶马互市的衰败明朝设立茶马互市的目的是“以茶驭番”“彼得茶而怀向顺,我得马而壮军威”。而说到茶马互市就不得不说到走私了,历来走私都是犯法却屡禁不止。而明朝茶马互市的衰败,亦毁在走私。(茶马互市分布图)明朝大明律规定“私茶出境与关隘视察者,并凌迟处死”,贩卖私茶或充军或处以极刑,仍不能阻止私茶出境,最终导致了”互市者少,马日贵而茶日贱“”番人上驷尽入奸商,茶司所市者中下也“的结果。
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用茶五十余万斤,获马二万三千五百一十八匹”。而永乐年间因茶政荒废,私茶大量出境,碉门茶马司八万斤茶仅易马七十匹,由此可见其中的差异巨大,最终茶马互市也走向了衰败。无马,军威不壮!以上便是明朝茶马互市衰败的主要原因,也有其他的原因如管理不善等。明朝政治和经济的腐败堕落导致了马政和茶马互市的衰败,而马政和茶马互市的衰败又导致了明朝边军无马可用,和宋朝一样中后期主要依靠城坚固守防御外敌,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最终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