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说的水滴直径要在几微米到200微米间,差不多等同于我们平时见的毛毛雨大小。然后水滴瞬间结冰的基础条件是气温在-40℃以下。在这一条件下实现水滴成冰,水要发生两个物理变化,首先水滴在低温条件下冻结后体积变大,同时释放潜热;然后水滴释放潜热是由外向内的,水滴外层先结冰,逐渐向内冻结。所以气温越低,水滴结冰速度越快;水滴越小,冻结越快。
当气温低于-40℃时,还不足以实现“过水成冰”,泼出去的无数个水滴外层能迅速结冰,但内部仍是水,水滴完全冻结需要一定时间,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冷空气翻过雪山携带大量冰核,有可能会出现泼水成冰。”要达到真正的“泼水成冰”太难,但是那种假的“泼水成冰”效果,已经非常惊艳啦!有条件的读者朋友,可以去室外试一试呢!不过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要是泼水方式不对,很容易烫伤自己的。
为何说一冲开水就沉底的绿茶比较好?
泡茶时沉底其实是大家在喝茶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能沉底的比重大。实际上沉底除了和茶叶的嫩度以外,和茶叶的工艺,形状都有关系。其实很多物体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一颗白茶是不是是菜心肥厚的叶子比较重,外面的老叶比较轻?茶叶也一样,肥壮的芽比重大,老梗老叶比较轻,断梗是最轻的。在工艺形状上来说紧致型的,揉捻过的,这些茶叶最容易沉底,片状的相对来说泡开速度慢,有时候我见到那些炒青香茶可以用上投法,但是谁见过龙井猴魁用上投法?沉底还有正立和倒立的说法,如竹叶青泡开一般是正立,而龙井泡开是倒立,这两个的区别是竹叶青雀舌的芽是空心芽,而且竹叶青的产地是在四川等海拔比较高的地区,高山茶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大,茶叶容易起梗,茶心生长慢,采摘起来空心芽比较多,根部比牙尖重,所以泡开,茶叶是正立,而龙井的产区是东部地区,茶叶的茶叶比较紧实,比较重,泡开的时候就是尾部向上倒立了。
为什么感觉饮水机泡的茶没有茶壶烧的开水泡的茶好喝?
谢谢邀请题主的感觉应该与大多数人的感觉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先来说一个问题,饮水机的温度能达到多少?据浙江的《台州商报》报道,记者做过试验,饮水机的水温平均只能达到81.5℃。不管这个试验是否严谨,但饮水机的水普遍烧不开,应该是大部分人都认可的,都有实际的经验了。而泡茶,大部分的茶,都是需要用沸水或者接近沸水的水温冲泡的。
尤其是内质比较丰富的茶,甚至有明确要求,必须沸水冲泡。例如乌龙茶、红茶、普洱茶等黑茶、老白茶。冲泡这些必须用沸水冲泡的茶,如果水温达不到,茶叶内质的浸出率就比较低,茶汤滋味就会欠缺,香气就没法激发出来。于是就会出现题主所说的问题,喝起来不太好喝。而如果用茶壶烧水,肯定是可以烧到沸腾的,即便不是100℃,也可以达到90℃以上的,这样冲泡出来的茶,自然要比80℃的水温冲泡的茶更好喝。
饮用未烧开的水有危害那么,长期饮用没烧开的水是否有危害呢?那是必然的,无论是自来水还是桶装水都属于生水,里面都含有细菌和微生物,自来水里用于消毒的氯,桶装水也可能存在。因此,在饮水时应该将其烧至沸腾后再加热2-3分钟,否则就不能有效杀灭细菌和微生物,也不能挥发掉其中的部分氯。所以,我们泡茶,也最好不要用饮水机加热的水,而是用烧壶器具将水烧开后再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