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土地上生长有马尾松,杉木,杨梅,毛竹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可以发展茶叶产业。俗话说得好“三分种,七分管”,茶叶种植也不例外,今天我和大家说一下高产茶叶种植管理技术。我们在茶叶病虫害防治上既要考虑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又不能伤害茶树的自身机理。茶叶起源于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源源流传。
中国是谁最早发现的茶?最早的茶是什么茶?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中国人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民族,那么谁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吃茶叶螃蟹”的人?茶书上多半会给到我们“神农说、达摩说、陆羽说”等经不起推敲的解答。(内容不在此赘述,可上网搜索)经多年的资料收集,文献的考证,我大胆推理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时间,决不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神农,也不是南北朝的达摩,时间应可推演到万年之前,中国人的祖先便已开始使用并栽培茶叶。
距今7000-8000的跨湖桥遗址中,一颗先祖采集而来的茶籽与橡籽、陶器等新石器时代人类遗物一同出土,其中一个陶罐中还整齐摆放着各种无法辨认的树叶。距今6000年前的余姚田螺山古人类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稻谷壳堆,各种石器,陶罐,以及山茶属树根,经专家综合分析和多家专业机构的检测鉴定,认为这些古树根乃人工栽培茶树的遗存。
这些重见天日的古代遗存为我们绘制出一张史前人类的生活场景:先祖们收获着自己播种的稻米、茶叶,与采集来的野菜、野果一同烹煮,在日落时分,族人围坐篝火一同享用美食,分享着一天的经历。中国人的先祖远在采集时代便已养成利用茶的习惯,这片神奇的树叶庇佑着中华民族的健康,被历朝历代视为“治病良药”。我们所信奉的“茶祖神农”——神农帝,并非是指五千年前的某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先祖用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传承下来的”智慧合体”。
茶叶起源于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源源流传。它不仅是一种大众化的普通饮料,而且还极具医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因此,我们国家很多地方已规模化种植,成为支柱产业,并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茶叶一般都是在春季播种种植或者扦插种植,它适应性强,比较耐旱,不耐涝。可以在平地种植,也可以在坡地,半坡坡,丘陵地种植。凡是土地上生长有马尾松,杉木,杨梅,毛竹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可以发展茶叶产业。
但是盐碱地带或者地里钙沉淀过多地块不宜种植。俗话说得好“三分种,七分管”,茶叶种植也不例外,今天我和大家说一下高产茶叶种植管理技术。一,施肥茶叶幼苗期主要以清淡粪水浇施,注意轻泼,以免伤到幼苗。一年以上的茶叶树主要以施稀薄农家肥和有机肥为主,辅施少量磷钾肥和微量元素。少用慎用含氮量高的化肥,否则将严重影响茶叶品质。
施肥的多少和次数应根据茶树的长势和采摘次数来进行,有些地方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茶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施肥。二,修剪修剪应在茶树地上部分冬季休眠期结束,春季刚进入萌芽状态进行最好(正常气候下也就是惊蛰到春分这一时间段)。幼苗长到30厘米高时从离地20厘米处修剪,使其定型。第二次修剪在第一年的剪口上提高20厘米修剪。
第三次修剪在第二年的剪口处再提高15厘米,此后第四次,第五次均在原剪口处提高10厘米,使其形成棚面,高度保持在1米以下。这样修剪的目的:①促进侧芽生长②增加有效分枝层次和数量③培养骨干,形成宽阔骨架,达到棚面快速成型。这样修剪茶树不仅嫩芽长的快,长的多,而且达到用双手采茶的目的,很大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三,病虫害防治茶叶的病虫害主要是炭疽病,茶饼病,叶枯病,蚜虫,蚧壳虫,叶蝉,叶螨,红蜘蛛等。由于茶叶芽嫩且加工后是人们直接泡水作饮料的原材料,食用要求较高。我们在茶叶病虫害防治上既要考虑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又不能伤害茶树的自身机理。所以一定不能使用高毒,高残农药。我们可以采用勤施有机肥和适量使用茶树壮芽剂和生长调节剂来提高茶树的抵抗病虫害能力,也可以在茶园里培养天敌和挂粘虫板来防治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