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条茶古茶园藤条茶的原理是什么?在陈宗懋《中国茶业大辞典》里介绍了此种采养方式叫“留顶养标”。要证明一片普洱茶是不是“古树茶”,堪比证明黑洞的存在、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困难!1、一棵茶树需要长多少年才是古树茶?2、用什么来证明茶树的年龄。
都有哪些少见的姓氏?
我以前介绍过比较少见的姓氏,根据友友友们的评论和提醒,再介绍几位姓氏少见的名人,他们是:△皮定均,开国中将,安徽省金寨县人,1914年生,1927年参加革命,1931年入党,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是一员虎将,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率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突围中原,创下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毛主席曾评价:皮有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军长兼政委、福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76年7月7日,皮定均在福建指挥军事演习时不幸遇难,终年62岁。△ 邝任农,开国中将,江西省长宁县人,生于1912年2月13日,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一生历经中国革命的全历程,身经百战,功勋卓著。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后勤部部长、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交通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等职。2003年4月2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寻淮洲,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湖南浏阳社港人,1912年出生,1928年入党。曾任红军排长、营长、团长、师长、军团长等职,在苏区当选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古树茶涉及到太多人、太多企业的利益,因此很少人对它进行剖析。有的人抱着“存在即合理”的态度,有人买就有人卖,有人信即是合理;有的人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可说不能说也不敢说,怕的是得罪人,要做个好好先生;而有的人不问真伪,不知所以然,不明就里,跟着大众,胡乱相信一通。大多数人,即属于此类。笔者尝试在自己掌握的知识范畴内,运用简单的逻辑来分析普洱茶行业的各种怪现状。
“古树茶”便是这怪现状之一。涉及到普洱茶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业团体、民间组织等,似乎都默认了“古树茶”的存在,所以在各种宣传推介中,不断使用“千年古茶园”、“古茶资源丰富”、“3200年茶王树”等等说辞,大家都热衷于将某片茶树定义为“百年古树”、“千年古树”,全然不管逻辑上是不是问题。“古树茶”三个字的魔力在于,普罗大众面对它的时候,会失去基本的判断力,智商也就急剧下降。
一款普洱茶好或不好,价格高低,都会因为这三个字而产生奇妙的变化,当茶饼上印着“古树茶”的时候,仿佛这款茶天生优秀,香气、滋味、口感都高人一等,自然价格也就不是一般普洱茶能比的了。当然如您所知,包装上印这三个字,并不是因为这片普洱茶是“古树茶”,而更多的是商业需要,但就算如此,您还不能说它造假,他只需要反问您一句:您倒是说说我的这片茶凭什么不是古树茶?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那您就吃瘪了。
要证明一片普洱茶是不是“古树茶”,堪比证明黑洞的存在、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困难!1、一棵茶树需要长多少年才是古树茶?2、用什么来证明茶树的年龄。第一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要具有相关权威部门,以出台标准的方式,给“古树茶”规定一个明确的定义即可。比如说100年以上的算古树茶,或者500年以上才算是古树茶,或者1000年以上。
总之,只要有标准就行,就算标准明确规定10年以上就是古树茶,那也没什么不可。问题仅仅在于,商业上是否认可。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来证明茶树的年龄,才真正是难题有人说数年轮可以,有人说用碳十四来测定,有人干脆直接睁着眼睛说瞎话:邦崴有一棵茶树年龄有1700年,香竹箐这棵比邦崴的大,应该有3200年了!先不说香竹箐这棵,就算邦崴这棵“茶王树”,经历过一波专家鉴定为年龄应该超过千年后,没几年就变成了1700年!同样一棵茶树,今年是300年,明年就有可能变成800年了!如果茶商为了商业利益而不断的夸大茶树的年龄,尤可理解,那么我们的专家们们,在面对一棵大茶树时,何以失去会基本的判断而信口胡诌,说你是3200年就是3200年,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这样都可以的话,我还说它是10000年呢,有本事你反驳我啊!总的来说,我们想到这些年来的“古树茶”热,各种大品牌、小品牌纷纷出品“名山古树茶”,一时间“古树茶”产品铺天盖地而来,生产量直追普洱茶年产量,有人投诉某知名品牌在收购毛茶原料时,不问三七二十一全部当做“古树茶”收购,说是坏了行业规矩。问题是,行业有什么规矩?大家不都这样么?这是一个行业缺乏标准的问题,当然也是诚信问题,毕竟拿一个不能证实的概念来炒作,你就算想否定它,也否定不了。
欢迎关注【懂茶帝】藤条茶不是某类树种,它不是先天基因决定的,而是后天人为带来的。是一种特殊的采摘方式造就了藤条。采藤条的茶叶,使用“留采法”。就是每年春茶采摘时,只保留每根枝条尖端发出的两个新芽和芽头下面的两片嫩叶,其他侧枝所有芽和新叶全部手工采净。等到新枝条下一轮发芽,再同样处理,一直持续。▲藤条茶古茶园藤条茶的原理是什么?在陈宗懋《中国茶业大辞典》里介绍了此种采养方式叫“留顶养标”。
说到这里,需要给大家科普一个概念,叫做“顶端优势”。所谓的“顶端优势”,是指顶芽生长对侧芽萌发和侧枝生长有抑制作用。顶芽的分生组织较为活跃,能获得较多的营养物质,当它生长最强时,向下的侧芽生长依次减弱。只有当顶芽受到机械损伤或被采去后,侧芽才能迅速生长。而藤条茶的采养方式就是发挥茶叶的“顶端优势”的一种做法,能促进茶树长高,但分枝极少,每批大部分新梢接近成熟时开采,采摘批次少,采下的新梢较为肥壮。
▲没有“留顶”的错误采摘方法,被称为“光头”藤条茶。哪里会有藤条茶?藤条茶早在清代就已出现,并在清末民国在澜沧江中游两岸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所以,藤条茶区大都位于清末民国新兴茶园,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中游两岸,在双江、永德、临翔、景谷、镇沅、景东、澜沧等地还保留大面积藤条老茶园,代表区域有:普洱茶区景谷县小景谷乡、镇沅县太和乡、临沧茶区勐库东半山坝糯、邦东乡昔归以及永德县。
到了老茶园受追捧的最近十年,这种传统采养方式不但在藤条茶产区复兴,还广泛传播到一些以前从不或者很少采用藤条茶采养法的茶区。▲藤条茶叶底多出现“马蹄”,是因为采摘连根抹去,为了防止藤条生多余枝杈。藤条茶有什么好?藤条茶采摘非常方便,枝条留最顶端不采,其他全部采摘,粗老叶子直接采下丢在茶地里当肥料,要大概15天左右之后才会再次采摘。
为什么历史上西周称商族为“戎殷”或“殷戎”?
很可能是一种贬低的称呼。“戎”的甲骨文从戈从盾,表示兵器,引申为战争。因为周人以华夏自居,所以把和自己的敌对也称为“戎”。随着“华夏”文化上的含义加强,相对应的“戎”和“蛮”“夷”“狄”等也自然有了贬低的含义。对商称“戎殷”见于《尚书·康诰》“殪戎殷”和《逸周书·世俘解》“谒戎殷于牧野”。不过商族之后宋国接受分封后就华夏化了,而春秋时期被称“戎”的还有西戎、北戎、陆浑戎、山戎等。
不过说起来,周的血缘可能和“西戎”更近。商朝自称“中商”而封周为“西伯”,很明显商在当时文化程度是高于周很多的。而周在当时只是不太显眼的西方部落之一。甲骨文有“汾方”“周方”可能就是周国的前身,而姬姓周人的盟友姜姓羌人,到春秋还有不少西戎民族,比如姜戎。所以周人文化实际上是落后于商人的,称“戎殷”并不厚道也不恰当,因为商人的血缘实际上和“东夷”还更加接近一些。
先秦时期的神秘“戎族”:他们为何来中原,后来又去哪儿了?
#行业人士招募计划#先秦时期的“戎族”,其实并不神秘。王国维先生写过一篇著名的《鬼方昆夷玁狁考》,深得学界认同。此文开头一段话,对本题目的问题,已经说了七七八八。其云——“我国古时有一强梁之外族,其族西自汧、陇,环中国而北,东及太行、常山间,中间或分或合,时入侵暴中国,其俗尚武力,而文化之度不及诸夏远甚,又本无文字,或虽有而不与中国同。
是以中国之称之也,随世异名,因地殊号。至于后世,或且以丑名加之。其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则曰玁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继号曰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综上诸称观之,则曰戎、曰狄者;皆中国人所加之名;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曰玁狁、曰胡、曰匈奴者,乃其本名。而鬼方之方、混夷之夷,亦为中国所附加。
当中国呼之为戎狄之时,彼之自称决非如此,其居边裔者,尤当仍其故号。故战国时,中国戎狄既尽,强国辟土,与边裔接,乃复以其本名呼之。”王静安先生说得极清楚——第一,中国古时,太行之西北,有俗尚武力之“强梁”,文化又不及“中原诸夏之国”“远甚”,于是被看作“外族”。第二,因 “强梁外族”,“时入侵暴中国”,“中原诸夏之国”“随世异名”称之,“或且以丑名加之”。
第三,商周的时候,对此“强梁异族”称鬼方、混夷、獯鬻。宗周之季,则称玁狁。第四,春秋之时,则开始称戎,继之称狄。战国以后,又称胡,称匈奴。第五,以上各种称谓,包括戎、狄,都是“中原诸夏之国”起的名字;而鬼、混、獯鬻、玁狁、胡、匈奴,是其本名。鬼方之“方”、混夷之“夷”,也是“中诸夏原之国”附加的。第六,及至战国,没人再说“戎狄”了,因为“强国”出现了,开疆辟土,或收为“国土”或“族裔”融合,再说起也说其本名了。
文中接着说——“此族春秋以降之事,载籍稍具,而远古之事,则颇茫然,学者但知其名而已。今由古器物与古文字之助,始得言其崖略,倘亦史学家之所乐闻欤?”王国维说,“强梁外族”春秋以后的转圜变化,古籍记载比较详细;远古的情况,往往只有名字传下来。此文章拟结合古器物和古文字,探讨究竟。他做了很多考证,不在赘述。
由此可知——“戎”,是春秋时期,“中原诸夏之国”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谓。之前和之后,都不这样叫。离开王静安先生的论述,进一步说——上述那些称谓,包括“戎狄”,并非现代意义的“民族”概念,而一是地域概念,二是文化概念。《礼记.王制》曰:“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这是说“五方”所居地域不同,风俗不同。《左传》载:“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这是东周大夫辛有,僖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38年,在去今河南伊川一带路上,看到有披着头发的人在田野里祭祀,感叹说,不到百年啊,这就是戎呀,他们的礼仪文化先衰亡了。
这是认为戎人文化不行。“戎”,“兵也”。《尚书》曰:“诘尔戎兵”;《诗经》云:“弓矢戎兵”。小篆,从戈从甲,为兵器总称;引申为持兵器以侵掠者。所以,春秋隐公、桓公出现的“戎”,统指西方持兵器入侵族群。当然,当时诸夏的人们,也认为这些人“没有文化”,不懂中原礼仪。客观地说,当时中原诸夏,是有些“地域歧视”和“文化歧视”的。
比如,“狄”为“犭”旁,《说文》云为“犬种”;还说,“蛮”、“闽”都是“它种,从虫”。其实,中原诸夏,不少也来自羌夷之地。周人祖先有姜姓,姜即为羌。华夏之族皆出于西部无疑。周人壮大之后,又称殷商为夷人。《逸周书.明堂篇》云:“周公相武王以伐纣夷,定天下。”《太誓篇》、《祭公篇》、《世俘篇》皆称“夷殷”或“殷夷”。
当时的殷商,其实已居于中原。另,楚,原在中原,后南迁,于是称为“蛮”。周昭王三次南征,打击“南蛮”,致淮水流域的“东夷”亦来朝见。后来,楚国强大,参与诸侯争霸,又成了中原诸夏之一。说回到“犬戎”。《诗》《书》及青铜等古器,皆无“犬戎”记载。“犬戎”之名,始见于《左传》《国语》《山海经》《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即均在春秋战国时期。
《纪年》载,周穆王西征犬戎,取其五王,迁戎于太原。这大概是“戎族”最早进中原。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这大约是大规模的第二次。然后比较著名的,就是晋秦斗法,邀陆浑戎迁居伊川,这是在僖公二十二年,即前638年。《注》云:“陆浑之戎盖其本名,允姓,本居于瓜州。”“瓜州”,为现在甘肃敦煌一带。其实并不很远。
前面说到,陆浑戎迁来之前,伊川已有“戎族”居住,或许是穆王迁来的一部。《左传》载,襄公十四年,即前560年,晋国欲擒陆浑戎头领之子驹支,又说其是姜戎氏。就是说,陆浑戎还可能是周族的母系一支后裔。前525年,晋国终以其曾降于楚为名而伐陆浑戎。此后,伊洛一带的戎族政权就都不复存在了。戎族的“族众”呢,一定是融于当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