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科学研究证明,茶叶水分含量低于7%时,水成单分子层,空气中的水进不来,利于茶叶品质的稳定。因此,在干燥环节中,7%的含水量成为了标准。从采摘到干燥,白茶的工艺简单,近乎天然,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既不像绿茶那样制止茶多酚氧化,也不像红茶那样促进它的氧化,保持了茶叶原有的清香,全然“不食人间烟火”。
白茶是晒干的吗?加工工艺是怎样的?
按照现行国标《GB/T 32743-2016 白茶加工技术规范》的规定,白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分为:初制工艺流程和精制工艺流程两步。1、初制工艺流程分为三种,分别是:自然萎凋加工工艺流程:鲜叶→自然萎凋→干燥→毛茶 。加温萎凋加工工艺流程:鲜叶→加温萎凋→干燥→毛茶。复式萎凋加工工艺流程:鲜叶→自然萎凋→加温萎凋→干燥→毛茶 。
2、精制工艺流程毛茶→拣剔→拼配→匀堆→复烘→包装→成品茶 。说到白茶,就不能绕开传统日晒萎凋工艺这个话题。按照现行国标定义:“自然萎凋:一种白茶萎凋方式 ,是采用日光或无日光萎凋交替进行萎凋。加温萎凋:一种白茶萎凋方式,是采用室内控温进行萎调 。复式装调:一种白茶萎凋方式,是自然萎调和加温萎调交替进行。
”这三种萎凋方式都是国标认可的白茶萎凋方式,并未限定白茶必须采用日晒萎凋。白茶制作工程中的复烘工艺也是茶友们容易忽视的细节。国标中规定:“复烘:白毫银针复烘温度为8o℃~85℃,白牡丹复烘温度为90℃~11o℃,贡眉和寿眉复烘温度为110℃~130℃。复烘时间10 1nin~15 min,烘至含水率5%~6%。
”在现行国标《GB/T 32743-2016 白茶加工技术规范》颁布施行之前,很多茶学教材在介绍白茶制作工艺时都没有提及白茶的复烘工艺,如:中国农业出版社《制茶学 第三版》等。新版现行国标对白茶的制作工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现行国标《GB/T 32743-2016 白茶加工技术规范》对白茶的拼配是这样规定的:“待拼配的毛茶原料应先进行全面品质评审,内外晶质兼顾,以嫩度、色泽、形态为主,按季节分片拼堆 。
”综上,我们可知:1、现代白茶的萎凋工艺有三种,并不是限定于日晒萎凋一种。因此,初制工艺中是否采用日晒萎凋不能作为白茶判断标准。但是,采用日晒传统工艺的白茶,具有鲜明的口感特点,很多老茶客喜爱采用日晒工艺的白茶。2、复烘工艺是白茶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老杨认为,白茶的复焙工艺有利于固定复烘前茶品已经形成的香气、滋味、色泽,去除多余水分,便于保存,促使茶叶内含物质发生热化学反应,发展白茶品质。
有人认为白茶制造简单说来就是“干燥而得的茶”,你怎么看?
政和县市白茶之乡,宋徽宗政和年间,徽宗皇帝喝了关隶县选送的贡茶白毫银针,觉得很好喝,龙颜大悦,将政和年号赐于关隶县作县名,关隶县隧改名现在的政和县。所以我们现在都时兴和白茶。据我所知,白茶一般是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白天是茶叶走水、失水的时间;夜晚是茶叶吸收空气中的氧、水分子和活性酶等时间,所以加工时是有一定的讲究的。
生产萎凋过程中要根据天气情况,关注湿度和温度,每到茶叶湿度达到某个百分比之后,要两匾整在一起,当湿度达到另一个百分比时,又要增加摊晾的厚度,直到茶叶完全晾干。之后还要根据控制摊晾的时间厚度,也就茶叶的干度觉得转化的成色,即茶叶质量,更好的让香味转化出来,呈现出好的茶色。也只是道听途说哈,不实之处欢迎行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