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牛早适应性广,有加工绿茶的茶区或多或少都有乌牛早种植,乌牛早可以把一些茶区的采摘时间提早二十多天,在早一天是宝,迟三天是草的早茶市场,这个特点很容易被茶农接受。乌牛早是中国新茶园中发展最成功的茶种(不是之一),乌牛早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也是唯一超过百万亩的单一茶种(百万亩是个什么印象,西湖龙井原产地才两万多亩,自己去对比)。
乌牛早茶叶适应在信阳茶区吗?
能适应。乌牛早是话题最多的茶种,因为乌牛早打破了一些原产地的面具。乌牛早是全国种植最多的早茶种,不是之一,是唯一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的茶种,就这样说吧,中国的茶园中有百分之一以上的乌牛早。乌牛早适应性广,有加工绿茶的茶区或多或少都有乌牛早种植,乌牛早可以把一些茶区的采摘时间提早二十多天,在早一天是宝,迟三天是草的早茶市场,这个特点很容易被茶农接受。
乌牛早由于其特早的特点,他的芽茶保持非常好,在高等级的芽茶中的比例很大。不过嘛,乌牛早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发芽太早,很多时候是在低温天气下的,很容易受到霜冻,那样对茶叶来说,尤其是绿茶几乎是绝收的,另外呢,乌牛早采摘的茶叶以芽茶居多,香味不足和口味淡也是被人诟病的,我今年还做过同类对比 在同一山坡,采摘同等芽级的乌牛早和龙井43做对比,乌牛早的确香气口味淡一点。
乌牛早和浙农117有什么区别?
乌牛早和浙农117,这两个都是早茶种,我不是学院派出身的,只能以自己接触到的一些知识去解说。乌牛早得名于地名,温州市永嘉县乌牛镇,在当地最早叫岭下茶,岭下就是乌牛镇的一个村子的名字岭下村。乌牛早是中国新茶园中发展最成功的茶种(不是之一),乌牛早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也是唯一超过百万亩的单一茶种(百万亩是个什么印象,西湖龙井原产地才两万多亩,自己去对比)。
正因为乌牛早有这么多的茶园数量,而且又是早茶种,容易采摘芽级茶叶,这样乌牛早加工的成品茶在高档茶芽中的比例非常高。浙农117就简单多了,浙农就是浙江农大茶科所的简称,117就是编号了。117最流行的时候是十几年以前新昌的大佛龙井鼎盛的时候,117做的黄版是随着回山龙井在北方市场上攻城略地,外形好,壮实,回山扁茶的做法又使得干茶的豆花香很明显。
下面说两者具体在色香味形上的差别。117主要集中在新昌为中心一带 ,以回山炒法为主,117的短芽形状像牛耳尖刀,弯头,而且芽尖有弯钩鹰嘴,117的茶芽特别壮,干茶一般做成黄绿色为主,117的缺点也很简单,炒工不透的话比较涩。我在头条微信上有不少北方的茶友问我找味重一点的茶叶,然后解释了半天我才明白是要有苦涩味的(参考山东的日照茶),我只有苦笑半天,喝茶的目的不是苦涩,而是消除苦涩,历代茶学大匠研究技法的原因是什么,不是为了茶叶的苦涩,而是消除苦涩,高温炒制发酵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挥发一些成分,分解一些成分,让茶叶更鲜香甘润(拒绝吹嘘普洱,不苦不涩不是茶的狡辩)。
乌牛早就不用很详细解说,因为大家接触到的龙井茶,特别是高档次的芽茶大部分是乌牛早,说淡也好,说香味不足也好,毫香的栗子香,红薯香也好,这些都是乌牛早常见的东西,具体的分辨到贵州广西产地,松阳浙南工艺,新昌嵊州做法,以及正宗的永嘉温州工艺等等各地的加工手法不同,体现在香味口味外形颜色上都有所不同。我没有存照片的习惯,就翻了两张今年四百等级的乌牛早照片,117的没有找到。
首先我更正你一个错误,乌牛早是一个茶种,碧螺春是一个工艺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我还记得年轻的时候讨论过一件事情,在古文中记载的一石是多少斤,后来才明白,这个石是体积单位,而斤是重量单位,两者之间的换算是约多少斤,现在的乌牛早和碧螺春也是这样的关系。碧螺春是苏州的名茶,是曾经被评为天下第一的虎丘茶被挖掘消失以后,再重新出现的工艺,也吸收了大方和尚的松萝茶技法,是传统的炒青工艺。
碧螺春的得名是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游太湖时,苏州知府寻当地茶人朱元正加工的茶叶上贡 因其名不雅赐名“碧螺春”,从此成为清宫贡茶,碧螺春在屡次的十大名茶评选中作为绿茶的顶级品种位列其中。乌牛早是茶种名字,得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乌牛镇,这是八九十年代在茶区之间的取名方法,如平阳早,毛头早等,由发现的地方或人名加一个早字,乌牛早由于其发芽比普通茶种早二十多天的巨大优势,在早三天是宝的茶叶市场上很受茶区欢迎,乌牛早是全国唯一种植超过一百万亩的茶种。
乌牛早大多加工高档的绿茶工艺如龙井,碧螺春,毛峰毛尖等。在苏州地区有种植乌牛早只是当地茶农引进茶种而已。在茶叶圈有一个疑罪的观点,认为乌牛早是假冒的,就像你提出的把乌牛早和碧螺春分开,其实乌牛早只是一个茶种,和工艺是不相关的,换成通俗的说法是乌牛早可以做碧螺春也可以做龙井,毛峰毛尖,炒青,同样的碧螺春也可以用乌牛早做,也可以用龙井43,土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