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湿仓普洱茶的外包纸张与内飞容易有茶渍,茶饼条索松脱、颜色暗淡、粗糙黑绿且茶叶表面或夹层留有绿霉。茶饼中心坚硬而边缘散落。干仓可能会有蠹虫咬的痕迹,而湿仓茶是不会有蠹虫的。(网上说法,湿仓茶容易有茶虫嗜咬、白色丝状黏液痕跡、虫屎。其实有误。)▲干仓茶饼有被蠹虫咬过的痕迹▲干仓茶饼▲干仓、湿仓干茶对比(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二,试冲泡。
湿仓普洱茶汤色像熟茶一样呈暗栗色,经过烘焙的一般汤色澄清,常被误认为是干仓,但是出汤较慢;未经过烘焙的汤色混浊,象泥浆水,但也会呈红浓色。湿仓茶有明显的仓味,有些不好的有霉味。干仓的汤色明亮,较澄清,茶汤饱满,有润滑度,口腔刺激感弱,比较钝。湿仓茶有刺激感,茶汤较薄,比较利。湿仓茶口感会呆滞,挂喉,严重的甚至会反胃。
▲干仓、湿仓茶汤(干仓图片来源于网络,湿仓图片为茶友“安安”供图。)第三,辨叶底。干仓普洱茶质地活性柔软,有光泽、有弹性。其生茶的叶底会在长期转化中出现有快有慢的现象,这是由于树龄大小的差异,叶底柔软度的差异,有氧菌和厌氧菌参与不同的结果。所以,干仓的叶底会有层次感,也就是发酵的层次感,从绿色、暗绿色到黄色,乃至褐色都有。
而湿仓的叶底较为均匀一致,暗栗色或是黑色,容易出现黑硬碳化。(网上说法,湿仓茶叶底色杂、不均,其实有误。)干仓的老生茶叶底一定会有返青的现象。这是由于级别不同,嫩度不同,杀青时间长短不同,(原来旧茶,老茶多为圆堆混入或者拼配),有氧菌和厌氧菌参与的情况不同(饼心较铁,饼边缘较松,茶饼边缘多为有氧菌参与转化,紧压密实的茶心多为厌氧菌参与)。
老茶在饮用前为什么要先醒茶?
首先要理解"老茶"是个什么概念?什么茶适合留存成"老茶"?老茶一般出自发酵程度较深的茶,其本质就是茶的"后发酵"。让干茶在自然温湿条件下再缓慢发酵氧化。市场常见的老茶有普洱老茶,黑茶老茶,老白茶,老乌龙茶,绿茶黄茶红茶不适宜长期留存。需要"醒茶″的老茶多是针对紧结类的茶,比如普洱茶饼,沱茶,茯砖茶,白茶砖,老铁观音等。
大致说一下"老茶"老到什么程度适合:大红袍理论上每五年需复火一次,三次也就是15年之后基本上就碳化了。生普陈化10年以上才适合品饮,条件合适存个50年问题也不大。熟普因为借用了黑茶渥堆工艺,发酵己相当充分,存放二三年后就可品饮,长期存放价值不大。老白茶素有一年草三年茶五年药七年宝之说。存多长得看等级,银针级的存个三五年就很适口,寿眉存个十几年也是可以的。
老茶因为存放多年,冲泡之前一般都会有个"醒茶“的过程,即题主所说先"醒"后泡。"醒茶"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干醒"。老茶茶饼(或茶块)放置沉睡了数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现在准备泡它,一般要提前十来天把它撬散或者锯成小块,让本来缓慢氧化后熟的致密茶饼产生切面,在空气中充分氧化,达到唤醒茶性,充分后熟的目的。
个人喝普洱茶时会产生“锁喉感”,这是怎么回事?
感谢邀请,南茗佳人为您解答!“锁喉”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如饮茶者本身患有咽炎,或者处于感冒期间喉咙发炎,此时如果品饮苦涩味重的茶很容易发生“锁喉”;又或者饮茶者冲泡时手法不当,如高冲注水、出汤时茶汤高冲注入公道杯,也会容易产生“锁喉”。外部因素①仓储不当造成茶品腐坏霉变,或者高温高湿不透风环境中存储,茶品被快速氧化,导致氧化不均匀所致。
②制茶过程中经过高温干燥烘焙产生燥火感,紧压茶直接日晒干燥,茶品未充分干燥直接包装再进行干燥处理,等都会出现“锁喉”。③部分新茶如果拼配不当也会出现“锁喉”。④部分老茶、紧压型茶品没有进行充分的醒茶,也会产生“锁喉”。⑤农药化肥残留也会使得品饮时产生“锁喉”感受。(本文为南茗佳人原创文章,作者子瑜,本号原创图文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更多茶叶品鉴、保存、冲泡、养生等相关知识,请关注今日头条“南茗佳人”,或公号“南茗佳人”(ID:nmjr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