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杂顾名思义,就是掉入了杂物。没错,就是指茶中夹杂有非茶类物质。茶叶中有少量茶类夹杂物,还能容忍,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非茶类夹杂物了,例如,谷子、石子、塑料、头发丝等等。小懂常告诫卖茶的朋友“一根头发丝损失一个客户”,大部分茶友都是不能容忍这样不卫生的状况的。宋代黄儒《品茶要录》:“物固不可以容伪。况饮食之物,尤不可也。
故茶有入他叶者……入杂之病也。”古人尚且懂得茶中混入其他植物的芽叶是“茶之病也”,何况今人?2白合白合,即“对夹叶”、“对开叶”,是茶树新梢上萌发的对生两叶抱一小芽的芽叶,专业上属于非正常的新梢。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白合,乃小芽有两叶抱而生者是也。”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里对这种芽叶的评价是:“白合不去害茶味。
”所以,优质的饼茶制造,应剔除“白合”不用。▲白合盗叶 3乌蒂听起来是不有些陌生?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马蹄叶”。优质饼茶应剔除“马蹄叶”。我们此前在一些文章中提过,有些地区的优质茶是带有一定的“马蹄”的,怎么又成不好的东西了呢?这并不矛盾哦。有些优质茶中带有马蹄,这只是一种特征,而且这些优质茶的马蹄仍然具备一定的持嫩性,因此对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而我们所说的得病的“马蹄叶”,含梗量大,是茶树生长势弱、树体老化、受干旱、病虫影响严重的表现。宋代黄儒《品茶要录》:“乌蒂…··茶之大病。”现代制茶工艺对不同级别的茶叶的含梗量是有限制性要求的,高档茶一般不超过2%,低档茶一般不超过5%。茶叶的香气物质在幼嫩茎梗里含量较多,适当的嫩茎含量,有利于茶叶的香气。
但“乌蒂”不是幼嫩茎梗,是老化了的茶梗,是“茶之大病”。▲乌蒂(马蹄)4过熟指鲜叶加工不及时使鲜叶堆积变红,或加工中杀青过度,或茶胚摊凉不及时、湿热闷黄;或制饼时“蒸茶”过度,使叶底粘稠、黄而柔软,滋味平淡,香气不透,水闷味重的饼茶。5澄泥指压饼时压力过大,茶汁外溢,饼面光滑,坚硬难解的饼茶。大家也许遇到过,怎么撬都不容易撬开的茶饼。
普洱生饼,贵在后期的“陈化纯熟”,要求茶饼松紧适度。压力过大,茶饼过紧实,成为“铁饼”,“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眦之(谓澄泥也)”(陆羽《茶经·三之造》)。澄泥的茶饼,既破坏了茶条优美的形状,更丧失饼茶的透气性,不利于收藏后的陈化,甚至可能成为“死饼”。6竹箨(tuò)这是一个比喻词,竹箨就是笋壳,为主秆所生之叶,着生于箨环上,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仅起保护节间不受机械创伤的作用。
用来比喻压饼不结实,破散松疏、脱落严重的饼茶。饼茶压制,要求外形美观大方、浑圆饱满,松紧适度。压力过轻,如陆羽《茶经·三之造》“有如竹箨者”,饼边缘、表面起壳、脱落的,既破坏饼的外形美观,也不便于后期的搬运、储藏。▲竹箨饼,边缘疏松 7烟焦指饼茶被烟味和焦味所污染。烟味污染茶叶,有两种情况,一是晒青毛茶加工中杀青炉灶漏烟;二是阴雨天气里,不能及时晒干,室内自然风干中被“烟味”污染。
茶叶的“焦味”,常出现在近年来的机制晒青毛茶中,是杀青温度过高,茶青被炒焦或杀青机炉灶漏烟,混杂烟味或煤炭燃烧后的煤焦气味。“烟焦味”是茶叶被污染的表现,是任何茶叶加工都必须忌讳的。用带有严重烟熏味的晒青毛茶进行发酵的普洱熟茶,滋味呆滞、饮后喉部有压迫的紧张感。8新铁指被新的金属制茶器具污染的饼茶。新的制茶器具(如杀青机、杀青锅、饼茶模具等)有铁腥味且铁屑容易串入茶中,铁与茶汁中的多酚类物质结合使茶变黑,出现腥味,是制茶的大忌。
我是茶客闲品锦锦,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刚刚入了普洱茶的坑,有那些普洱茶推荐?胃不好也不是决对不能喝普洱茶生茶,可以选择年份在5年以上的普洱茶生茶,对胃是没有刺激作用的。刚喝普洱茶不一定要选择名山头或者是老茶,选择普洱茶熟茶主要看原料、加工工艺,跟后期存放,原料是首要条件,加工工艺也非常重要,原料好的情况下,加上好的加工工艺才能成就一个好的普洱茶熟茶,普洱茶熟茶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喝,入口不能有酸味、卡喉现象,如果出现这两种现象一般是发酵过度,出现这种口感最好就不要喝了,对身体有害而无益,茶底要有弹性,不出现碳化现象,汤色要红浓透亮、不能黑如漆,如果是当年发酵的茶要出现太好的香气、厚度是不现实的,工艺好的熟茶堆味不太明显,价格选择如果是当年发酵的熟茶一般在70到80元也可以买到能喝的熟茶,当然如果选择好一点的古树料发酵的有可能几百上千,选择茶叶还是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来就好,只有原料、工艺没有问题,越陈越香是一定的,遇到合适自己口感、价位的茶可以适当存一点,后期会有惊喜,茶无上品,适口为珍。